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清水縣緊緊圍繞“農業優先型、工業主導型”發展理念,立足“一地兩區”目標定位,按照“建園區、聚集群,優環境、抓招商,夯基礎、補鏈條,擴總量、增效益”的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支撐,以園區建設為抓手,以要素聚集為保障,聚焦穩運行、強園區、擴投資、促轉型、增主體、優服務重點任務,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工業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特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奏響了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加強運行調度 工業經濟穩中有進
工業穩,經濟穩;工業強,經濟強;工業優,經濟才能優。工業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根基。
清水縣堅持把“強工業、興產業、抓項目、促投資”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聚力打造“園區經濟”板塊,成立了清水縣“強工業”行動工作專班領導小組,下設穩增長、科技創新、招商引資、項目推進、金融保障5個工作專班,制定印發了《清水縣強工業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清水縣生態工業園區經濟倍增行動實施方案(2022-2026)》《清水縣2022、2023年重點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一企一策”任務清單》等10個政策性文件,全縣2553名縣級機關干部包抓聯絡企業2800戶,向天河酒業、華盛農業等規上工業企業派駐聯絡員15人,壓緊靠實各方包抓聯絡責任,為加快推進縣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保障。全縣初步形成了農特產品加工、大健康產品加工、礦產資源加工制造、酒飲食品、清潔能源、新型建材為主的六大工業產業體系,全縣工業經濟轉型發展步入“快車道”。
為了保障企業生產經營需求,清水縣嚴格落實工業經濟“周調度、月分析”制度,組織召開運行調度會議,加強分析研判、預警監測,全面落實一名縣級領導、一個政府工作部門、一名工信駐企聯絡員,包抓一戶重點工業企業的“一對一”工作機制,壓緊靠實各方包聯責任,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對28戶重點工業企業開展全覆蓋走訪,幫助企業解決投融資、安全生產、訂單銷售等方面的問題,密切跟蹤企業運行態勢,落實“一企一策”措施,指導企業科學排產,增產擴能。
預計2023年內,全縣累計完成規上工業總產值6.49億元,同比增長10%,規上工業增加值1.47億元,同比增長11%以上。
做強載體平臺 園區建設成效顯著
園區是工業發展的主戰場,是經濟發展的主載體,是創新引領工業經濟轉型、加大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是科技資源、研發活動、創新成果的集聚區,是推進“強工業”行動落地的主抓手。清水縣立足“一區三園”總體布局,加快紅堡生態工業園、黃門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園區承載能力,聚力招大引強,激活園區發展動能,園區經濟已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來到清水縣紅堡生態工業園區一期項目的現場,廠房內各種機器設備全部運行,車間環境干凈整潔,各類材料有序擺放,工人們按各自分工進行材料加工、運送等工作,一派火熱的生產景象。
“我們是去年的招商引資項目,今年五月份入駐孵化園區,目前生產加裝一些簡易類的玻璃制品,主要銷往天水及周邊地區。目前廠內有員工50人左右,解決當地40多人務工,人工薪資每月5000元左右。預估年收益4000萬元,可為當地繳納稅金400萬元。”北方鑫達鋼化玻璃負責人王志琪說。
紅堡生態工業園是清水縣深入實施“強工業”行動聚力打造的工業經濟發展平臺。總面積3000畝,分為工業一區、工業二區、倉儲物流區、生活配套區四個功能分區,重點布局農特產品和大健康產品加工業、裝備制造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目前總投資1.8億元的紅堡生態工業園一期工程道路、供水、供暖、排污管網等基礎設施,中小企業孵化園一期標準化廠房及室外配套工程均已完工,已入駐萬壽菊加工等項目12個,其中萬壽菊加工、木制品加工、鋼化玻璃生產、純凈水加工、肉制品加工等5個項目已投產運營。
“中小企業孵化園二期工程總投資5036.82萬元,新建一棟四層鋼化結構標準廠房65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主體工程,正在完善窗戶及水電暖等附屬工程,預計明年五月建成投產”,清水縣工信局項目負責人馬瑞說。
清水縣以服務保障省列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復合陶瓷耐材一體化綜合循環利用項目為抓手,一體化推進黃門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征收土地517畝,拆遷房屋9戶,清表385畝、遷移桿線6公里,平整場地50萬立方米,修建臨時排水渠道750米、集水坑8個,鋪設水泵管道850米,修筑護坡擋墻80米,后川河中橋、園區供水工程已完工投用;完成總投資1500萬元的110千伏、35千伏電源接入工程。
總投資24.7億元的華貿復合陶瓷耐材一體化綜合循環利用項目是省列重大項目,也是清水縣歷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該項目于2022年11月25日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冶煉車間1#、2#冶煉生產線工程量的90%,正在完善承載平臺和部分鋼結構安裝,深加工車間完成地平硬化,正在澆筑設備基槽,安裝車間屋面瓦。
全力以赴招大引強 激發工業經濟發展活力
今年以來,清水縣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牢固樹立“以招商引資論英雄”的鮮明導向,深入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和“六個一”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統籌各方力量加快推動項目洽談、簽約和落地,推動全縣招商引資實現總量、質量“雙提升”,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和強勁動能。
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壯大縣域經濟的“頭號工程”,制定出臺《開展“六個一”招商引資突破年活動方案》《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性文件,切實做到了頂格部署、高位推動。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先后到江蘇、廣東、山東等地開展招商6次,對接洽談企業21家,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赴外招商5次,對接企業18家,帶動全縣開展“走出去”招商89次、“請進來”洽談211次,形成了全縣“一盤棋”的工作格局。
建立“月調度、月統計、月通報”制度,每月對招商活動開展情況、項目履約落地和建設情況,以及工作中存在問題進行調度分析、會商研判。探索推行“1+1+N”小分隊招商模式,由1名縣級干部牽頭、1名招商骨干參與、匹配相關責任部門組建招商小分隊,根據不同項目全程做好目標企業確定、跟蹤洽談,開展“叩門”招商43批次,成功簽約分布式光伏、食用菌產業園等項目20個。同步開展協會招商、以商招商,與深圳甘肅商會等10余家各地商會、辦事處和鄉源潤豐集團等12家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積極參加29屆蘭洽會、藥博會和省市組織的山東、福建等招商活動,在蘭洽會簽約項目16個,總簽約額45.8億元。積極邀請企業和商會參加丁香文化旅游周、軒轅文化旅游節“四季主題”文旅活動,舉辦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累計簽約項目45個,總簽約額25.7億元。
截至今年11月份,全縣簽約招商引資項目65個,簽約額76.8億元;落地重點招商引資項目33個,總投資63.76億元,增長12.31%,到位省外資金29.27億元,資金到位率45.91%;新建續建項目省外到位資金35.79億元,增長73%,已完成全年任務的112%。
強化服務保障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只有牽住了優化營商環境這個“牛鼻子”,主動服務企業,助推項目建設,才能不斷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
清水縣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投資環境的“試金石”,全面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機制,職能部門主動服務、協同發力,深入推動“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務,全力保障用地、用能、融資等關鍵要素,不斷提升要素聚集力、供給力和要素可及率、到位率,實現了營商環境“從跟跑到不斷超越”的逐步轉變。在全社會營造了“尊商、重商、親商、安商”濃厚氛圍,形成了“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共識。
以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為抓手,制定印發了《清水縣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嚴格落實機關干部包抓聯、“企業家日”“白名單”“六必訪”制度,召開經濟運行調度會12場次、政銀企座談會3場次,產銷對接會6場次,縣級領導走訪調研企業294次,排查梳理企業困難問題82個,協調解決天祥建材欠款回收、三峽新能源土地租賃、天河酒業、藥鑫中藥產品銷售、華貿(甘肅)新材料、華盛農業企業用工、萬康建材運輸道路、全特建材礦權辦理等涉企問題65個,全方位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力促市場主體和供應鏈穩定。
全面落實省市促進經濟穩中有進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精準助企紓困解難,加大稅收優惠、金融支持、社保就業等政策支持力度,推動企業加大馬力生產。截至12月底,全縣累計發放中小企業創業貸款200戶3000萬元,中小微企業擔保貸款4戶1280萬元、中小企業項目貸款1.7億元,減征小規模納稅人稅金743.1萬元,免征小規模納稅人稅金612.88萬元,減免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174.43萬元,落實小規模納稅人“六稅兩費”543.52萬元。延續實施社保費降費率和緩交政策,為全縣129戶企事業單位全年降低失業保險費約103.2萬元,為189戶企事業單位全年降低工傷保險費約109.2萬元,落實格瑞環保省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7.5萬元,舉辦規上及重點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及產業政策培訓班1期60人。
下一步,清水縣將鮮明樹立“大抓工業、大干工業、大興工業”的導向,圍繞“農業優先型、工業主導型”發展定位,以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產業鏈培育提升為抓手,以“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為主攻方向,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立足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康養及大健康、酒飲食品、清潔能源、新型建材、新材料為主的六大工業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結構優化、功能完善、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持續推動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產業集群化發展,園區承載力顯著提升,工業經濟擴量提質,為全面建設現代化幸福美好新清水提供堅實支撐。(文 清水融媒記者 王永強 李榕)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