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11/22/1700624891501090507.jpg?h=534&w=950)
初冬時節,走進紅堡鎮果蔬生產基地,整齊排列的數座草莓大棚內正孕育著無限“莓”好生機。室外寒氣逼人,棚內溫暖如春,棚內精心種植的草莓正處于開花期,小部分已結出草莓果。
陳文杰是紅堡鎮安坪村的種植大戶,從父輩開始就在當地種植果蔬,有非常豐富的作務經驗。“我種了30多座果蔬大棚,目前草莓種植大棚11座,棚內的草莓主要是章姬、紅顏、隋株三個品種,這些草莓是今年8月份種的,大約12月份上市。由于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往年種植的草莓口感非常好,等草莓成熟以后,將吸引本縣和天水、張家川、莊浪等周邊縣市區群眾前來觀光采摘。”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2/1700624918907028132.jpg?h=713&w=950)
“我們安坪村草莓產業現初具規模,已有種植大戶30多戶,普通大棚200多座,冬暖式大棚12座。我們聚力于品牌化發展戰略,今年注冊了紅堡草莓和紅寶草莓兩個農產品公用品牌。我們村兩委將繼續做好各方面的服務工作,讓當地草莓品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紅堡鎮安坪村駐村干部王杰告訴記者。
為了挖掘土地潛力,充分利用大棚“空檔期”,實現一棚多收益,紅堡鎮西坪村的果蔬種植大戶張小平通過“蔬果輪作”模式,在夏季西紅柿采收上市之后,緊接著種植了草莓,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壤資源。“我種了28座大棚,其中有4座采用的西紅柿和草莓輪作的模式,這4座大棚一年能夠提供5個穩定就業崗位。”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2/1700624946897014934.jpg?h=534&w=950)
據了解,草莓含有較高的維生素、鈣、磷、等營養物質,對人體有很大益處,同時也具有醫療價值和生態價值。草莓喜溫涼的環境,對光照和水分要求很高,自然條件下的草莓一般在春末夏初成熟,通過大棚種植反季節草莓,能夠滿足冬季市場對草莓的需求。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2/1700624988579060355.jpg?h=748&w=950)
現在的紅堡鎮,反季節草莓種植正逐漸形成規模,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之一。今年紅堡鎮在李店村通過以工代賑項目發展大棚經濟,激發當地村民就業增收的內生動力。李店村村民王秀全看到村上草莓種植的前景,今年開始嘗試種植草莓。“村上今年新建了大棚,和李店村接洽以后,我租賃了15座大棚種植了4個品種的草莓,按照現在的長勢,預計年底上市后收入可觀。”
![](/Files262/BeyondPic/2023-11/22/1700624966660032786.jpg?h=534&w=950)
近年來,反季節果蔬需求越來越旺,紅堡鎮順勢而為,聚焦于打造草莓特色產業,大力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持續深化拓展發展模式,在后川河流域、白駝河流域建設草莓種植大棚20000平方米,種植草莓300畝,讓當地村民通過種植草莓,就能夠實現在家門口增收致富。同時,充分利用地理優勢,依托莊天公路、靜天高速重塑路衍經濟新優勢,打造“草莓小鎮”生態旅游金名片,助推農旅產業融合發展,讓群眾通過種植草莓來種出“莓”好生活。(圖/文 清水融媒記者 丁文艷)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