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6/2/1685696042436029909.jpg?h=713&w=950)
今年以來,清水縣白沙鎮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用“凈”“綠”“齊”“剪”四筆繪染“生態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以“凈”培底,擦亮鄉村容。組織鎮村干部及志愿者開展“潔凈家園”和河道“清四亂”行動,緊盯衛生死角,深入治“臟”,徹底清掃村組道路及巷道環境衛生,清理溝渠、垃圾箱、垃圾池以及巷道內污水等面源污染,整治垃圾投放點周邊環境,擦拭清潔公共設施,清運垃圾點及農戶房前屋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畜禽糞污、雜物、廢舊農膜、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動員群眾自覺打掃房前屋后及庭院、屋內、廚房的衛生,做到垃圾不積存,墻面無蛛網、灶臺無油污,窗明幾凈,物見本色,厚培鄉村底色,擦亮鄉村容顏。
以“綠”構美,打造微地形。全面實施國土綠化工程,沿縣鄉公路沿線補植栽植行道樹等各類綠化苗木1525株,在行道樹樹盤內撒種花籽,以點帶面整體提升公路綠化水平。通過義務植樹,在湯浴村山頭栽植油松1000余棵,為鄉村生態不斷添“綠”,為提升鎮域綠化品位,邀請專人設計規劃,在白沙村下店子及那坡里路口拓展綠化節點,左右兩邊打造綠植景觀“微地形”4處,使地形與綠化景觀融為一體,植物栽植高矮搭配,豐富了立面上的景觀層次,達到上乘的景觀效果,全面提升了全鎮綠化檔次和水平。
以“齊”勾線,展露新姿態。聚焦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拉亂掛、空中飛線,集中力量排查清理房前屋后、大小巷道堆放的木材、磚瓦、水泥、砂子等建筑材料,街面和巷道內亂建的簡易棚和雜物房,清理院落、巷道內、村道邊亂堆亂放的柴草,同時,整治規范“兩點三場”,邀請專業電工集中歸置整理空中“飛線”,動員群眾自覺拆除院內和巷道內亂拉的繩子和亂掛的雜物,緊盯破爛圍欄、護欄、危房危墻和殘垣斷壁開展拆危除舊,深入推動“治亂”行動見成效,讓鄉村變得線條分明,秩序井然,展露整齊有序的新姿態。
以“剪”修飾,梳妝換新顏。結合路域環境整治,以村劃分路段,整合護林員、鎮村干部及志愿者的力量,對轄區內行道樹、花園綠植進行了全面的修剪,梳理樹木造型,修飾花園布局,對村組道路兩旁和花園內的雜草進行清理拔除,整治沿路種植花草樹木的生長環境,扮靚村中花園,經過一番修剪,有效解決了行道樹枝條外溢,花園綠植繁茂雜亂、路邊雜草叢生的問題,同步開展了路肩以及綠化帶和樹盤整修,讓一條條鄉村道路變得平整綠化帶變得整齊美觀,再次為美麗鄉村梳妝打扮換了新顏。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