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甘肅省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體系區域創新中心重點科技項目“隴東南地區優質飼草高效生產加工利用技術集成與示范”啟動暨推動會在天水市清水縣召開。
會上,簽訂了課題任務書,并就項目背景、課題設置、任務分工及項目實施的具體要求作了說明,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本年度工作計劃。啟動會議結束后,與會代表們來到白沙、土門、郭川三鄉鎮示范基地進行觀摩交流。
據了解,該項目將在天水市清水縣、張家川縣,平涼市涇川縣設立示范基地3個,根據當地草食畜牧業發展現狀及所面臨的科技問題進行設計和實施,采用“企業帶大戶,大戶帶散戶”的示范推廣模式,實行省、市、縣團隊合作、協同攻關。項目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畜草與綠色農業研究所牽頭,聯合天水市農科所、平涼市農科院,協同清水縣畜牧與獸醫事務服務中心與當地重點企業、種養殖戶等相關單位和生產實體,以“科研院所+主管部門+企業+農戶”的技術服務格局,開展項目內容的實施與技術集成示范。
項目主要開展優質飼草高產栽培、新型飼草種植模式、飼草高效青貯加工、飼用高粱養牛羊高效生產技術和肉羊飼草型全混合日糧飼喂等相關技術的集成與示范,為項目區草食畜牧業穩步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提升當地飼草供應能力和草食畜牧業綜合競爭力。
甘肅省農科院畜草所所長馬學軍說,“通過本項目的實施,將極大豐富隴東南地區優質飼草的種植種類,進一步推動該地區畜牧業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推動養殖業節糧降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