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水縣水務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將“三抓三促”行動同鞏固拓展農村供水脫貧攻堅成果緊密結合起來,聚焦農村供水工作重點、難點和堵點,扎實推動農村供水建設管理工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供水保障支撐。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高位謀劃項目。以大水源、大水廠、大水網、大連通建設為重要舉措,推動我縣農村供水規模化發展。針對我縣農村供水水源單一、規模偏小、穩定性差的問題,新建總庫容為960萬m3的湯浴水庫1座,建成后,置換所有城鄉供水工程水源,徹底解決城鄉居民用水短缺,水源不穩定問題,為農村供水規模化工程建設提供穩定水源支撐。積極謀劃湯浴中心水廠1座,同步對現有管網進行優化提升,實現9處跨鄉鎮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水源的聯調聯供,實現全縣農村從安全飲水到保障供水的目標。按照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梯次推進步驟,堅持農村供水規模化和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思路,優先實施城市供水管網延伸工程,并將部分單村供水工程就近并入跨鄉鎮大型集中供水工程,提升規模化供水水平。
二是完善管理機制,提升管理水平。以“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為突破口,繼續堅持落實劃片包戶制度,督促恒華公司在做好水源、水廠和供水主管網巡查的同時,全面開展劃片包戶巡查任務,于年底前完成4.4萬戶智能水表巡查任務,對水表已損壞的立即督促群眾進行更換,對私拉亂接等現象進行處罰并補繳水費,確保水費應收盡收。同時,嚴格執行季度績效考核和年終成效考核,并按結果兌現獎罰,進一步激發管護人員工作主動性,進而提升公司運行效益和管理水平,確保工程良性運行。
三是持續動態監測,鞏固攻堅成果。以嚴格落實每日“零報告”制度為著力點,進一步靠緊壓實各級管護主體責任,督促開展入戶排查和供水管道巡查,發現問題按照“微小故障12小時、一般故障48小時、重大故障72小時”的搶修承諾制度,限時完成搶修。同時,對用水戶的來電來信來訪,耐心答疑釋惑,及時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實現了問題發現在基層、訴求解決在基層、群眾滿意在基層。
四是補齊短板弱項,助力鄉村振興。受地質災害影響,對近年來運行中出現易損易斷的供水主管道按照“先急后緩”的原則,啟動實施了2023年農村供水維修養護項目。目前,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8萬元,占年度任務的35%。同步,結合鄉村建設示范行動推進,積極對接鄉村振興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對近兩年省級示范村、達標村、精品村老舊村級管網進行提升改造,進一步提升全縣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五是發揮模范引領,樹立看齊意識。堅持“以創促建,以建保創”的原則,對隴東、太坪2個已創建的星級水廠持續進行鞏固。同時,緊扣星級水廠創建標準,督促恒華公司對其余6水廠軟件資料進行統一規范。在此基礎上,擇優選擇王店和黃門水廠作為2023年備選星級水廠,從硬件設施和軟件資料兩個方面進行完善,促進水廠規范化運行。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