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市政協副主席、清水縣委書記馬越垠調研鄉村治理工作。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馬越垠先后來到永清鎮溫溝村、白崖村和紅堡鎮西城村,詳細了解產業發展、鄉村建設、群眾就業增收、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改善群眾生產生活面貌等情況,圍繞推進基層治理、增加群眾收入察實情、問實招。
馬越垠強調,要把黨建引領貫穿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全過程、各方面,進一步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突出地方特色,加強產業規劃,帶動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帶領農民增收致富。要立足發展定位,突出規劃引領,著力培育鄉村特色產業,以示范村為主建設農業產業園,引導群眾和各類新型經營主體參與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提升農產品品質,夯實群眾增收的產業基礎,扎實推動農民農村共同富裕。要緊盯改善提升群眾生活品質,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持續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強片區中心村,促進城鄉功能銜接互補,塑造具有鄉村形態美、生產美、生活美、人文美的“四美田園鄉村”,留住鄉風鄉韻鄉愁。要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機制,加強網格化管理、數字化賦能、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促進發展成果共享。要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教育引導群眾積極參與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項工作中,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開展文明創建、道德模范評選等活動,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文明鄉風,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積極探索群眾參與、文化引領、多元參與、便民服務、積分評價、城鄉融合等鄉村治理模式,促進共建共治共享。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