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4/13/1681347234315097465.jpg?h=713&w=950)
鄉村少閑月,春季人倍忙。時下,清水縣各鄉鎮搶抓有利時機,大力推進春耕春播,田間地頭織就一幅“春耕圖”。
4月12日,在土門鎮小莊青泥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基地,土地成片、地膜成排,旋耕機忙個不停,填土、平整、覆膜,一項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為后續良種點播工作打好基礎。
![](/Files262/BeyondPic/2023-4/13/1681347250142083795.jpg?h=633&w=950)
為保證復合種植能切實增加效益,土門鎮選擇“白加黑”覆膜模式和“4+2”種植模式,黑膜種大豆,白膜種玉米,黑膜除草,白膜保墑,促進大豆玉米穩產增收。
為確保糧食安全,土門鎮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社會化服務和訂單農業模式,做到統一規劃部署、統一機械作業、統一標準耕種、統一收割加工“四個統一”,堅持鎮村干部包任務保面積、縣鄉農技人員包技術保質量、經營主體包種植保收益的“三包三保”機制。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分配到人,著力推動今年糧食產量和產業收益“雙增長”。
為提高土地利用率,推進農業機械化升級,土門鎮采取“經營主體統一流轉經營+股份經濟合作社代管+農戶代種代收”的方式,打破村組界限和農戶承包經營權限,共流轉耕地540畝、村集體代管320畝、復墾撂荒耕地176畝,盤活了撂荒地,進一步提升土地產出率,讓沉睡的土地“向陽而生”。
![](/Files262/BeyondPic/2023-4/13/1681347268134025532.jpg?h=633&w=950)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今年以來,土門鎮嚴守國家耕地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緊扣高質量發展目標和縣委‘六大特色產業板塊’建設部署,著力打造萬壽菊、金銀花、果品、小雜糧4個特色支柱產業,扎實推進玉米種植示范基地和各類種植產業建設工作。”土門鎮黨委書記申艷霞說。
截至目前,土門鎮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1200畝,飼草玉米種植1500畝,其他各類種植產業上千畝,確保全鎮糧油播種面積穩定在38000畝、糧食產量穩定在1.1萬噸以上。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