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3-3/9/1678349811262067467.jpg?h=534&w=950)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關鍵。去年以來,清水縣按照“連村成片、跨鄉成帶、集群成鏈”的要求,以打造白駝河流域蔬菜產業示范片帶為重點,加快新優品種示范,持續壯大蔬菜產業,全縣種植蔬菜8.4萬畝,蔬菜產量達到9.5萬噸以上,產值達到3.5億元,蔬菜產業逐步向著規;、集約化、產業化、園區化發展。
![](/Files262/BeyondPic/2023-3/9/1678349830685041219.jpg?h=713&w=950)
走進白駝鎮化嶺村設施大棚種植基地,一座座蔬菜大棚整齊排列,大棚內綠油油的各類蔬菜映入眼簾,葉片豐碩、長勢喜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Files262/BeyondPic/2023-3/9/1678350039398052739.jpg?h=713&w=950)
種植大戶景勤學作務蔬菜已經20多年了,這些天,他乘著晴好的天氣正在為蔬菜“通風透氣”、拔草。他告訴記者,“現在大棚內栽植的是香菜、菠菜、油麥菜,每棚產量約1000斤,蔬菜價格比較好,每棚一茬能賣3000元左右。現在其他蔬菜苗都培育好了,后續將種植西紅柿、辣椒、黃瓜等蔬菜。”
![](/Files262/BeyondPic/2023-3/9/1678349909553076435.jpg?h=713&w=950)
據了解,設施大棚內全年恒溫,土地可以被無縫銜接利用,保障了蔬菜種植“不空擋”,農戶增收“不斷茬”,近年來深受清水縣農戶青睞,溫室大棚種植也逐漸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蔬菜產業托起了群眾的“致富夢”。
![](/Files262/BeyondPic/2023-3/9/1678349924871031114.jpg?h=713&w=950)
來到白駝鎮姚黃村草莓大棚種植基地,一壟壟草莓長勢喜人,青綠的葉子中間綴滿了鮮紅肥碩的草莓,色澤艷麗,玲瓏可愛,正待采摘上市。
“姚黃村引進浙江客商成立清水縣吳小元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草莓大棚21座16000平方米。該合作社每年向村集體分紅9.6萬元,帶動周邊群眾務工就業戶均增收8000元左右!卑遵勬傄S村黨支部書記李鑫說。
![](/Files262/BeyondPic/2023-3/9/1678349954919081153.jpg?h=713&w=950)
白駝鎮堅持以構建“六大特色產業板塊”為導向,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和帶動群眾增收為目標,采取“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運營模式,全力抓好白駝河流域設施蔬菜大棚建設。
白駝鎮人大主席陳鼎說,“白駝鎮按照‘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的發展模式,在白駝河流域打造了以設施大棚為主的精品蔬菜基地1處,種植辣椒、西紅柿、草莓等210棚。積極探索文旅農康融合發展新路子,建設高標準全自動化保溫蔬菜大棚40座,引進黃瓜、沙窩蘿卜、黑番茄、甜蔥、羊肚菌等蔬菜新品種,建設休閑觀光采摘示范園1處,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農戶增收。”
![](/Files262/BeyondPic/2023-3/9/1678349973454032235.jpg?h=611&w=950)
今年,清水縣緊盯“全省特色農業產業化及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目標,持續打造白駝河流域千畝設施蔬菜示范片帶,逐步壯大特色產業規模,引育一批農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建強花卉、食用菌等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配套發展包裝儲運和冷鏈物流,推動產業鏈強筋壯骨、延伸增效。利用建成的西關楊家林果蔬批發市場、家樂購物廣場和朝東超市蔬菜專柜,做好農超對接工作,加強與外地市場的聯絡,爭取將清水品牌蔬菜進入蘭州、西安、咸陽、銀川等地的市場,讓蔬菜產業真正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為鄉村振興夯實產業基礎。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