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2-12/30/1672216876132043370.png?h=507&w=950)
黨的二十大報告報告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鼻逅h通過理念與思路轉變、模式與機制創新,重塑縣域內文化、旅游、農業、康養等資源優勢,推動文旅農康在產業鏈、供應鏈、營銷鏈、人才鏈、創新鏈等方面深度融合,形成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Files262/BeyondPic/2022-12/30/1672216904762068385.jpg?h=634&w=950)
清水縣香怡南塬田園綜合體是通過流轉土地的方式精心謀劃打造的集觀光休閑、旅游度假、農事體驗、網紅打卡為一體的賞花覽景療養區。該功能療養區充分利用月季、芍藥、玫瑰、大麗花、萬壽菊、油菜花的觀賞、保健、體驗等資源價值,繁育花卉苗木1000畝,種植油菜花1000畝,運用植物不同顏色建成天女散花立體圖案花境1處。計劃新建游客服務中心、旅游廁所 、生態停車場各一處,建設觀光步道,配套建設文旅農康產品展銷館、生態餐廳、旅游道路、旅游標識牌、垃圾桶、休閑座椅、景區路燈及公共廣播系統、監控系統,植入中醫養生館、書吧、文化節點、網紅墻等文化元素,讓資源“動”起來、文化“活”起來、旅游“熱”起來。
![](/Files262/BeyondPic/2022-12/30/1672217089191090202.jpg?h=534&w=950)
清水縣健康產業中心主任楊鴻告訴記者,“香怡南塬賞花覽景生態功能療養區是清水縣積極融入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依托縣域資源稟賦,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創意農業、會展農業、印象農業,把‘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聚力打造10億級康養及大健康產業集群的重要舉措。該功能療養區月季、芍藥、玫瑰等疏肝解郁、養血斂陰、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化痰、清火解毒,將進一步延長‘治未病’鏈條,推動‘文、旅、醫、養、食、居、動、購’文旅農康全要素發展,打響‘軒轅故里,康養福地’地域名片和‘親水賞花治未病、樂我養我育新我’旅游品牌。”
![](/Files262/BeyondPic/2022-12/30/1672217137339021785.png?h=534&w=950)
清水縣緊盯“一地兩區”發展定位和全縣“一核統領、三區崛起、多點支撐、全域康養”的康養及大健康產業空間布局,立足獨特的森林資源優勢,著力打造“一區一功能,一域一特色”的花舞北山丁香、邽山牡丹、尖山松柏、香怡南塬賞花覽景、馮河草原避暑觀光等一批生態功能康養區。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森林+醫養"“康養+醫療”等特色康養產品,實現養身、養心、養性、養智、養德“五養”功效。
“今后,我們將精心打造香怡南塬品質化康養景區,啟動實施北濱河路沿線全域康養基地建設,大力實施邽山生態園康養提升改造、香怡南塬基礎設施完善、溫泉景區醫療服務配套、花舞北山康養文化體驗、尖山生態功能體驗、紅崖觀森林產業培育‘六大工程’ ,形成文旅農康融合發展新產業鏈,拓展縣域經濟新的發展空間。”清水縣自然資源局局長蔡小明說。
![](/Files262/BeyondPic/2022-12/30/1672217123868019887.jpg?h=585&w=950)
以農為基、以康為根、以文為魂、以旅為媒。清水縣深挖特色農業、文化、生態、溫泉、中醫藥等資源優勢,突出文旅農康融合發展全域旅游,開發建設清水溫泉、花舞北山、香怡南塬、邽山生態園、千畝菊花園、治未病中醫養生館的生態旅游景觀,培育農業觀光、農事體驗、中醫養生、生態療養、溫泉康養等生態旅游新業態,做精做靚“軒轅故里·康養福地”地域公共品牌和“親水賞花治未病、樂我養我育新我”的旅游品牌,使清水真正成為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生態花園。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 :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