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1672215993746003662.jpg?h=757&w=950)
2022年,豐望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縣委、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圍繞“抓黨建強引領、抓項目夯基礎、抓產業促增收、抓建設提顏值、抓實事解民憂、抓治理保穩定”發展目標,解放思想、真抓實干、砥礪前行,有序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落地見效。
抓黨建強根基 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聚焦五大振興,找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最佳切入點,堅持把黨建工作與全鄉重點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靠實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職責,建立包抓黨支部聯系點制度,扎實開展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工作,創建柏樹村黨建示范點1處,發放紀念章7枚,表彰“兩優一先”12名,走訪慰問黨員13名,發展黨員8名,調整村干部9名,約談鄉村干部5名,高質量完成陳馬后進村黨組織整頓。組織開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現場觀摩活動2次,推動全鄉農村黨建融合重點工作均衡發展、齊頭并進、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合作社帶動作用,成立蘋果、木耳產業黨建聯盟2個,推行“1+1+4”模式推進重點任務落實,實現“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群眾富在產業鏈上”。強化村級黨組織陣地建設,有序開展摘牌授旗活動;管好用好駐村幫扶力量,組織開展“三亮三曬兩評”活動。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1672216034482024443.jpg?h=712&w=950)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1672216034158070199.jpg?h=534&w=950)
抓項目擴投資 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牢固樹立大抓項目的鮮明導向,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推動鄉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搶抓工期、周密部署,推動項目建設提質增效,為鄉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爭取銜接資金1800多萬元,落實重點項目17個,其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5個,畜牧養殖1個,特色種植7個,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4個。在松家河流域新建標準化木耳大棚27座,在磨上咀村新建3000頭生豬養殖小區1座,在柏樹村新建農資綜合超市1座、電商室1處,在南家鋪村新建氣調庫1座,在廟山頂種植1500畝萬壽菊,在紅灣橋子溝種植700畝萬壽菊,在景坪梁栽植標準化櫻桃園200畝,在紅灣鄭口灣種植金銀花300畝,在柏樹村西坡灣實施果園提質增效500畝,在磨上咀何家廟建成100畝花椒園。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1672216062408066689.jpg?h=712&w=950)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1672216062573085726.jpg?h=712&w=950)
抓產業增質效 群眾收入穩中有增
豐望鄉立足“一地兩區”發展定位,聚焦構建“六大特色產業板塊”,提出了“主導產業提質增效,傳統產業擴群增量,特色產業遍地開花”的發展思路,引進新技術,推廣新品種,全力打造“三梁一灣一流域”和“3(蘋果、花椒、核桃)+N(特色產業)”的產業結構布局。繼續發展壯大2.2萬畝蘋果、8000畝花椒、5000畝核桃產業,重點做好三大主導產業的提質增效,改造老舊果園1500畝,高接換優500畝,建標準化園、示范園2000畝。同時按照填空補白,延片連帶的思路,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新建矮化密植蘋果園200畝、高品質櫻桃園200畝、花椒400畝、金銀花300畝、栽植萬壽菊2451畝、訂單辣椒500畝。投資270萬元新建500平米標準化吊掛式特色黑木耳大棚27座,年吊掛菌棒75萬棒,年產量12萬斤,產值600萬元,帶動農戶就地就近務工1200多人次。按照園區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發展思路,爭取涉農整合資金400萬元,投資1200萬元,新建5000平米的標準化生豬養殖基地1處,上養3000頭,年出欄6000多頭,年產值1500萬元。同時,積極鼓勵和支持經營主體發展,今年新注冊合作社62個,家庭農場78個,創建省市縣級示范社25家。并成功注冊了黑木耳商標“霞韻”,認證花牛蘋果綠色食品、大美豐望地理標志。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1672216119459034103.jpg?h=712&w=950)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1672216119570070494.png?h=712&w=950)
抓建設促提升 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嚴格按照鄉村建設“14+6+5”總體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項目帶動、群眾參與,突出基礎設施補短板、公共服務促提升、鄉村治理做表率、富民產業增效益,全力做實“拆、建、管、治+產業”五篇文章。借助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行動,重點對村內危房、危墻、亂搭亂建、殘垣斷壁進行集中整治,拆除危舊房屋134間,院外建筑74戶,換房屋上架12戶,新建房屋2戶,拆建危墻2100米、硬化巷道13043平方米,砌護坡3149立方米,鋪設排污管網770米,修水渠3190米,安裝路燈46盞,建成晾曬場1處1000平方米;實現綠化全覆蓋,移栽鄉土樹種355棵,栽植國槐、櫻花、鳶尾、紅葉李等樹種花卉1.22萬株,打造小菜園、小花園20處。聚焦路域花帶、廁所革命、庭院硬化、清潔村莊,在黑莊里完成200畝2萬株油松國土綠化工作;采取人機結合的方式,平調勞力800多人次,完成草豐路、槐柏路、清社路三條主干道60公里的行道樹補植和花帶整理、路肩整修工作,補栽油松800棵。同時發動群眾1200人次,清理村內溝渠84公里,整理亂堆亂放108處,拆除危房54戶206間、殘垣斷壁90處、空心院落23處,騰挪柴草587處408方,治理殘垣斷壁2700米,平整巷道82.5公里。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1672216147303098807.jpg?h=649&w=950)
抓保障辦實事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民生事業發展,在社會治安、醫療衛生、居住環境、基礎教育、文體服務、社會幫扶等領域凝聚工作合力,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難心事、煩心事,與群眾心意同頻共振,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提高轄區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年發放“雨露計劃”補助196人29.4元,落實到戶產業補助52.14萬元,全年落實特困供養24人次22.03萬元,低保8352人218.7萬元,發放臨時救助76.91萬元。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要求,干部24小時值守豐望鄉甘澇池縣級交通卡點,落實“一掃兩問三查”,做到了凡進必檢。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積極開展用電、用煤、森林防火、交通道路等安全宣傳、執法檢查和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常態化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勸導,及時消除安全生產隱患,為豐望鄉經濟社會發展營造了安全穩定的環境。
![](/Files262/BeyondPic/2022-12/28/1672216147242052361.jpg?h=652&w=950)
征途如虹,長風正勁!在即將到來的新的一年里,豐望鄉將繼續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主線,以“五大振興”為目標,堅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