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2/BeyondPic/2022-11/30/1669779573897072683.jpg?h=618&w=950)
認識上充分,思想上重視,行動上才會有力,落實上才能到位。近日,記者來到白沙鎮桑園村,為了讓老百姓深入了解黨的二十大精神,白沙鎮桑園村創新宣講方式,將宣講觸角延伸到街頭巷尾,農家炕頭,讓宣講走“新”更走“心”。
盡管冬日的寒意漸濃,但清水縣白沙鎮桑園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卻熱鬧非凡,黨員群眾圍坐在一起,講過去的生活,聊現在的變化。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小分隊的志愿者走到群眾中,拿出隨身攜帶的黨的二十大學習資料,拉家常、聊變化,節選黨的二十大報告中與群眾相關的民生實事,為大家作宣講。
聽完志愿者小分隊的宣講,白沙鎮桑園村村民馬有福說,“近些年來我們桑園村的變化很大,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村里有了產業,不用出去打工就能在家門口賺錢,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今天聽了宣講,我充分了解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對以后的日子越來有信心了。”
![](/Files262/BeyondPic/2022-11/30/1669779606240061623.jpg?h=633&w=950)
讓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激勵身邊人。宣講小分隊結合項目建設、產業發展、農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態環保、衛生健康等中心工作,深入解讀二十大報告內涵,準確把握外延,將大道理蘊含在小故事中,不僅做到全面準確、科學權威,保證宣講的基本內容、基本觀點與黨的二十大精神一致,還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帶著“土味”“情味”“鮮味”,以更加接地氣的方式,走進田間地頭、深入百姓心中。
![](/Files262/BeyondPic/2022-11/30/1669779619992077024.jpg?h=616&w=950)
白沙鎮桑園村黨支部書記曹秀紅說,“我們以群眾能不能聽得懂,滿不滿意作為講得好不好的標準,利用群眾能聽得懂的方言,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村工作實際結合起來,與群眾需求結合起來,把宣講腳步延伸到田間地頭、街頭巷尾、農家炕頭,切實讓黨的創新理論傳到家家戶戶。”
連日來,白沙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及志愿者隊伍組成宣講小分隊,運用田間課堂、廊亭講堂、炕頭課堂、庭院課堂等多種載體,不斷拓展學習覆蓋面,形成了多層次傳達、多形式宣講、多領域交流、多范圍拓展學習的新模式。
![](/Files262/BeyondPic/2022-11/30/1669779634193065232.jpg?h=633&w=950)
在宣講過程中,白沙鎮還堅持學習成果轉化,聚焦群眾溫暖越冬、田間管理等實際困難,鎮村干部主動上門問需,與群眾進行“面對面”“心貼心”交流。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調用機械維修產業路,為困難戶送暖冬物資,幫助農戶深耕精耕土地,發展產業,將黨的溫暖送到群眾身邊,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Files262/BeyondPic/2022-11/30/1669779652186067382.jpg?h=633&w=950)
白沙鎮黨委副書記南永平說,“下一步,白沙鎮將不斷豐富學習載體,創新學習方式,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反復學習、深入學習、拓展學習,結合工作實際,圍繞重點工作,切實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講透徹、說明白,堅持學以致用,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實際行動,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