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小麥良種繁育管理水平,加快小麥品種更新換代步伐,提升糧食品質,今年,清水縣持續加大小麥良種攻關,培育引進一批有特色的優質小麥新品種,促進了小麥專用糧的高質量發展。
小麥是清水縣主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達20多萬畝。近來年,清水縣加大農業科技創新,通過良種良法配套應用,小麥常規育種和航天應變育種試驗研究,積極開展小麥新品種繁育工作,有效提高了清水縣冬小麥的產量和質量。
“我們去年在王河鎮、金集鎮組織專家進行了現場實收測產,畝產量接近六百公斤。今年又在馬溝村、溫溝村進行了現場實收測產,最高產量達到714.25公斤,創造了全國旱地高產新紀錄。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抓好良種在生產上的利用,助力鄉村振興。”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清水試驗站站長魯清林說。
截至今年,清水縣共繁育蘭天系、天選系、中糧系等新品種小麥13個,并同步開展強科技計劃優質冬小麥繁育及示范推廣項目,種植面積260畝,繁育蘭天34號、蘭天36號、天選54號小麥優良品種3個,共繁育生產小麥優良品種原種74800公斤,總產值52.38萬元,新增收益14.74萬元,為清水縣小麥良種繁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天水旺澤泉種業有限公司經理何慧娟說,“今年以來,我們全力抓好2023年萬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工作站建設,引進由省農科院、天水市農科所培育的適合清水縣種植推廣的小麥優良品種40萬斤,確保了全縣萬畝良種基地建設的順利推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
幾十年的小麥育種實踐證明,清水縣是小麥抗條銹育種和條銹病鑒定最理想的地方。清水縣將全面鞏固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落實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高糧食品種質量。清水縣科技局、農業農村局將與清水試驗站及相關企業深度合作,打造小麥育、繁、推一體化的高地,探索新的經營模式,推動清水縣、天水市乃至全省小麥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