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開花”結“富果”
——清水縣多措并舉開創果品產業新局面
![](/Files262/BeyondPic/2022-11/17/1668651542225062307.jpg?h=534&w=950)
今年以來,清水縣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決策部署,著力打造果業強縣,積極開創清水果品產業新局面。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干鮮果基地61萬畝,創建國家級蘋果標準化示范園1個、省級蘋果標準化示范園18個、核桃標準化示范園6個。
科學規劃謀長遠,多級聯動抓落實。圍繞果品產業建鏈、補鏈、強鏈、延鏈,聚焦“1+5”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著力壯龍頭、培基地、建市場、樹品牌,快速推進果品產業全產業鏈發展。著眼“全省核桃大縣”目標,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效率推進,高水平建設”理念,按照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建園要求,制訂全縣干鮮果基地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指導部門和鄉鎮“一次規劃、分年實施”,做到了“總體有目標、長期有規劃、年度有方案、鄉鎮有大點、村組有特色”。
整合項目辦大點,輻射帶動促全面。近年來,清水縣堅持“辦大點、樹樣板,示范帶動促全面”的思路,在適宜區采取“規模化、集中連片、整流域推進”的方式,整合財政、農綜、發改、農業、林業、扶貧、水利等項目,深入推進“五大產業示范片帶”建設行動,以點串線、以線帶面,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打造馬廟梁萬畝蘋果示范帶與朱灣梁萬畝核桃示范帶,形成特色鮮明的區域性、規模化、產業化優勢果品產業帶。依托區位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帶動全縣果品產業提質增效。
引優育新強推廣,因地制宜搞生產。堅持“引、育、繁、推”相結合,將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作為果品產業迭代升級的一項重要舉措來抓,引進煙富10、秦脆、愛妃等蘋果,清香、遼核等核桃,無刺花椒,俄羅斯8號櫻桃,法蘭西西梅、黃桃、北京7號鮮桃等一批果品優良品種,先后建成金集鎮楊河村現代蘋果矮砧密植園、土門鎮土門村大櫻桃基地、永清鎮蘇屲村黃桃基地、草川黃崖西梅基地等一批新品種種植示范基地。加強技術跟蹤服務,及時掌握新品種適應性和管理技術,培育推廣一批適應我縣自然條件、特性優良、抗性強的新優品種,不斷優化樹種、品種結構,推動我縣果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Files262/BeyondPic/2022-11/17/1668651554580038033.jpg?h=487&w=950)
圍繞增產解難題,靶向發力提質效。圍繞干鮮果產業“兩減一增一控”,針對我縣果品產業存在的果園密閉、果園產量不高、優果率及商品率下降等一系列難題,大力推廣以樹體改良與優化修剪為主的整形修剪技術,以“免耕覆蓋”為主的土壤管理技術,以農業、機械、生物措施為主的有害生物綜合防控技術,以測土配方施肥、均衡施肥為主的施肥技術及以人工輔助授粉、果實套袋、疏花疏果、鋪反光膜等為主要內容的保產提質增效技術5項現代新技術,靶向發力、精準施策,推進果品產業提質增效。
技術培訓強管理,土地流轉添活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果農實用技術培訓等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組織林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現場培訓和指導,提升群眾運用科技管理果園的水平。采取主要領導抓總、分管領導包片、技術人員包鄉的方式,為果農提供知識、技術、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幫助果農建優質園、精品園。對栽后無人管或無能力管的果園,采取“土地流轉、大戶承包、協會或專業合作組織統管、他人代管”等形式,在不改變土地和果樹權屬的前提下,按合同或協議約定進行效益分成,確保干鮮果基地整體見效益。
建管并重促提升,長效運行抓管護。牢固樹立“一分栽、九分管”的管理理念,采取“年終評比、掛牌命名、兌現獎罰”的辦法,在每鄉鎮打造1—2處有一定規模的管理示范園。對管理粗放、品種老化、保存率差的老果園,督促鄉鎮及時組織農戶鋤草施肥、高接換優、補栽補植,使老果園更新換代,提高收益。按照“建成一片、存活一片、管護一片、見效一片”的思路,實行質量管理責任制,明確各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抓果園建設、管理的第一責任人責任,為全縣林果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