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11/3/1667295891481042280.jpg?h=633&w=950)
走進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清水縣白沙鎮桑園村,道路平整、村莊整潔、產業興旺。村民屋舍白墻黛瓦,道路阡陌縱橫,主干道兩旁,村戶墻面上,一幅幅五彩斑斕的水彩畫洋溢文明新風,嶄新的鄉村振興圖景映入眼簾。
桑園村位于白沙鎮東南部,全村轄7個村民小組323戶1371人。桑園村是一個傳統舊村,群眾生活習慣較差、思想觀念陳舊、矛盾糾紛較多。針對這些問題,村“兩委”轉變工作思路,用“聽民聲、聚民力、匯民智、順民意”四個“群眾說了算”,讓群眾成為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的“當家人”,統籌謀劃實施鄉村建設,切實提升鄉村“形、實、魂”,傾力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讓昔日的舊村莊里外兼修,扮靚新顏值,煥發新活力。
![](/Files261/BeyondPic/2022-11/3/1667295972107048142.jpg?h=633&w=950)
桑園村村書記曹秀紅說,“在省級示范村建設中,建成晾曬場、停車場,硬化巷道等。2022年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100萬元,在鄉村建設中真正實現了群眾參與、群眾治理、群眾管理、群眾享受,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2022年,桑園村省級示范村建設項目總投資250萬元,將群眾反映強烈的排水設施不暢、路面破損老化等問題作為鄉村建設重點內容,最終形成大家共同認可的村莊規劃,實施巷道硬化1.2萬平萬米、鋪設排水管網1700米、維修排洪渠830米、新建垃圾池8座、配備垃圾桶120個、安裝太陽能路燈45盞。
![](/Files261/BeyondPic/2022-11/3/1667296103363068848.jpg?h=633&w=950)
深秋時節,煥然一新的桑園村被秋色點染,青磚白瓦,別有一番風味。
桑園村村民于明英感慨道,“這幾年鄉村建設發展比較快,整個村子看起來非常整齊,農民的面貌也比之前好很了,我覺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非常有盼頭。”
![](/Files261/BeyondPic/2022-11/3/1667295990035052958.png?h=551&w=950)
在完善公共基礎設施的基礎上,桑園村突出“秀美鄉村、生態田園”特色,注重延續和保護村莊的自然生態和田園風光,突出實用性和綠色導向,在保留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村風貌基礎上,自籌資金新建停車場、新時代文明實踐長廊、數字黨建學習園及萬壽菊觀賞園各1處,打造小菜園60處、小花園43處,移栽果樹78棵、栽植綠化苗木1450株,達到了觀賞和實用相結合的目標。
![](/Files261/BeyondPic/2022-11/3/1667296226761006208.jpg?h=675&w=900)
在產業發展上,通過征求產業能人意見建議,組織群眾共同商議,確定“黨支部+基地+聯合社+群眾”的產業發展模式,建成蔬菜分揀車間,發展育苗及蔬菜種植等產業,2022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10萬元,帶動160戶農戶實現穩定增收。
心齊氣順、共謀發展如今成為桑園村的新氣象。距離年底不到兩個月,村民就已早早考慮明年的發展規劃了。經大家共同謀劃,2023年,村上計劃建設食用菌產業園,發展高效農業,吸引外出群眾返鄉務工,真正實現村莊美、群眾富、民心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Files261/BeyondPic/2022-11/3/1667296117002051600.png?h=551&w=950)
“下一步,我鎮將以鄉村建設示范村創建為契機,多點謀劃現代產業園建設,壓實農村人層環境整治各項工作,著力打造鄉村產業、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鄉風文明的典范,切實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白沙鎮鎮長王建明說。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