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9/29/1664349389353093016.jpg?h=677&w=950)
水不僅是農業的命脈,更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命脈。近年來,清水縣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新時代治水方針,強化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建設,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推動新階段水利工作高質量發展。
![](/Files261/BeyondPic/2022-9/29/1664349412636015242.jpg?h=643&w=950)
去年以來,清水縣圍繞“鞏固拓展與有效銜接”目標,實施農村供水水源保障項目和信息化項目,初步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到“供水保障”的轉變。至目前,全縣共建成遠門、金集等跨鄉鎮大型集中供水工程9處、水廠11個,單村供水工程17處,受益全縣6.6萬戶28.8萬人。農村自來水入村率100%,入戶率提高到97.5%,供水保障率穩定在90%以上,水質達標率100%。投資9502萬元,實施了清水縣牛頭河山門鎮大集至永清鎮柳灣段堤防治理工程和清水縣牛頭河紅堡大橋至白云石廠堤防治理工程項目,治理河長69.8公里,進一步完善了牛頭河等重點河流的防洪保障體系。
![](/Files261/BeyondPic/2022-9/29/1664350089239084027.jpg?h=534&w=950)
從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入手,清水縣狠抓梯田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累計建成合格梯田5.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6平方公里。以梯田建設為平臺,形成“梯田+經濟林果”“梯田+全膜玉米”“梯田+蔬菜大棚”等多種產業發展模式。同時通過林草、道路、谷坊等工程的實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林草覆蓋率提高12.9%,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實現了項目區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生態環境系統結構、功能轉向良性循環。
![](/Files261/BeyondPic/2022-9/29/1664349829499092137.jpg?h=534&w=950)
始終將堤防治理和山洪災害防治作為完善水利基礎設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要事來抓,不斷增強防汛保安能力,共新建、加固堤防66km,建成山洪災害防治預警預報系統1處,進一步健全了防洪體系,增強了防洪能力。
積極實施水利灌溉工程,全縣共建成自流、管、噴、滴灌工程13處,發展灌溉面積3.22萬畝,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強了農業發展后勁,提高了農業單產,增加了農民收入,確保了全縣糧食安全。
![](/Files261/BeyondPic/2022-9/29/1664350107827023811.jpg?h=599&w=950)
圍繞“河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總目標,堅持“黨政領導、全民參與,突出重點、標本兼治,集中整治、長效管理”的原則,建機制、強基礎、抓落實,河長制各項工作有力有效推進,全縣河道管理水平不斷提升,面貌明顯改善,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