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水縣依托豐富森林資源和林業產業發展優勢,清水縣致力探索“中藥材產業+”的康養及大健康產業集群,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進一步延伸了中藥材產業鏈條,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把中藥材“產業鏈”變為農民增收“致富鏈”。
在清水縣金集鎮張山村芍藥加工基地,工人們正在對芍藥進行修削、擦白、分級、洗煮、攪拌脫皮、晾曬除水等工序,加工基地人頭攢動,脫皮機發出轟轟聲,一片繁忙景象。
芍藥每畝產量在2噸左右,比普通糧食作物收入高,良好的經濟效益吸引越來越多的村民種植芍藥。
張山村芍藥加工基地采取“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流轉土地300多畝,村集體流轉120畝,帶動周邊農戶種植100畝。自加工廠開工以來,帶動周圍勞動力就業,每天有70多人在加工廠務工。現在,張山村芍藥已形成了規模化種植,品質高、信譽好,為群眾致富開辟了新路。
“近年來,金集鎮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不斷拓展農民增收空間。依托基地帶農戶的模式,穩步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逐步形成了規模化種植、加工、銷售于一體的中藥材產業體系,讓芍藥花變為了村民的‘致富花’。”清水縣金集鎮鎮長劉亞平說。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