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過非凡十年。清水縣廣大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譜寫了清水高質量發展的嶄新畫卷。十年間,清水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快,民生福祉顯著提升,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7月下旬起,清水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平臺開設“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專欄,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清水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進一步激發全縣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清水的征程上銳意進取、奮發有為,創造更多輝煌與榮光。
清水:半城山水一城綠 融合發展人似花
![](/Files261/BeyondPic/2022-8/3/1659431662548074842.jpg?h=585&w=950)
黨的十八大以來,清水縣按照“東西延伸、南北拓展、產城融合、功能完善、凸顯特色”的總體思路,把縣城南北兩山納入城市規劃區,突出資源整合、功能互補、產業配套、業態齊全,完善提升縣城“五大板塊”,讓小縣城展現“大格局”。清水這座小城在歲月的變遷中日新月異,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功能日趨完善、城市秩序井然有序、城市品味逐年提升!俺鲩T滿眼綠、移步處處景”的生活“觸手可及”,“半城山水一城綠,融合發展人似花”的特色山水精致公園城市風格初步彰顯。
漫步在清水縣的大街小巷,滿眼生態宜居的公園城市畫卷正徐徐展開,一個個小而美的“口袋公園”正在建設當中。
![](/Files261/BeyondPic/2022-8/3/1659431964153080174.jpg?h=534&w=950)
清泉煙柳景觀工程是以美麗清水城市更新建設為契機,以打造“十泉十美”歷史生態文化景觀口袋公園為目標實施的清水縣首個城市口袋公園。該項目以清水八景之一的清泉煙柳為原型,通過對文化底蘊的挖掘提煉,體現出泉水、柳樹、荷花、炊煙、清泉四注、三泉連貫等文化意境。設計中融合空間合理化、文脈生活化、人居幸;摹叭崩砟,最終以中國傳統園林的景觀表現形式再現清泉煙柳的歷史風貌!翱诖珗@”的建設不僅提升了城市“顏值”,更融入了城市“基因”,通過種植花卉植物、建設亭臺樓閣、增加休息廊道等提升街角景觀,讓居民真正享受到了“推窗見綠、出門賞景、起步聞香”的愜意生活。
![](/Files261/BeyondPic/2022-8/3/1659443303636030184.jpg?h=531&w=950)
走進清水縣天河路,藍天綠樹、碧水紅橋、整潔美觀。一步一景、一路一景。“天河路是清水縣東城區的主干道,今年重點對車道隔離帶進行綠化景觀提升,完成隔離帶740米2960平方米。在園林樹種配置選擇上主要采用適宜清水縣生長、色彩變化豐富、高低錯落有致的對節白蠟造型樹、造型松、雪松、海棠、紫葉矮、高山黃楊、灑金柏、荷蘭菊、鳶尾和草坪等樹種,配套園林景石、白色礫石等觀賞價值高的景觀設施提升綠化檔次! 清水縣住建局工程師蔡魁介紹說。
山之骨、水之魂、綠之脈、文之蘊。清水縣在綠水青山間謀篇布局,著眼精品園林城市盡情著墨,做足山文化、做活水文章,借山起勢,依水造景。著力打造的“一街一品 一路一景”的城區綠化特色景觀,持續推進“見縫插綠、拆墻透綠、拆違還綠、破硬增綠、垂直掛綠”五大增綠添花工程,按照“應拆盡拆、應透盡透、應綠盡綠”的原則,讓景點綠化上品位,街道綠化上檔次,庭院綠化上水平,公共綠化上規模,以點、線、面、片互為映襯,喬、灌、花、草合理布局,形成一步一景、移步換景的綠化格局,讓清水成為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空氣常新的“大花園”。
![](/Files261/BeyondPic/2022-8/3/1659431671721049285.jpg?h=475&w=950)
黨的十八大以來,清水縣堅持“東西延伸、南北拓展、舊城改造、功能完善”的發展思路,以打造西部生態文化旅游中等城市為目標,全力加快城市擴容提質。投資11.3億元,建成火車站廣場、經十三路、東城區供熱站等重點城建項目58個,城市綜合承載能力不斷增強。開發商住小區16個、建設商品房6155套,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7.8平方公里,規劃控制面積達30平方公里,城區人口6.73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2.2%,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6.5%,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3.8%,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6.8%,較“十二五”末提高10個百分點。清水縣連續三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宜居宜業宜游的生態文明縣城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現在咱們的縣城真漂亮,面積擴大了好幾倍,出來有軒轅湖公園、全民健身公園,清泉煙柳,感覺我們清水更美了、更亮了,生活在這里很舒適!蹦杲畔〉耐诵莞刹口w來成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8/3/1659443762240089668.jpg?h=609&w=950)
“今年,我們按照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突出抓好城市特色化打造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兩個關鍵’,加快推進產城融合發展。在城市特色化打造上,一手抓城市建設、一手抓特色打造。在城市建設方面,堅持'東西延伸,南北拓展,產城融合,城市更新,功能完善'的發展思路,打造以軒轅廣場、充國廣場、火車站廣場、北山生態公園、香怡南塬田園綜合體為主體的縣城五大板塊,形成建城區宜居宜業、北山觀光旅游、南山現代農業的城市發展空間布局。在特色打造上,圍繞建設森林城市、園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目標,做好綠化美化亮化,打好‘山、水、樹、花’組合拳,著力打造半城山水一城綠的精品園林城市!鼻逅h住建局局長崔小林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8/3/1659444273159037180.jpg?h=518&w=950)
盛夏時節的花舞北山公園,各色月季花開正濃,迎風斗艷。百畝薰衣草競相綻放,進入了盛花期。沿棧道而上,香氣撲鼻而來,讓人心曠神怡;êQ幹鵀囦俚淖瞎,裹挾著無邊的浪漫,吸引過往游客紛紛合影留念!艾F在的花舞北山園真是太漂亮了,有亭臺樓閣、有古樸典雅的步道,還有大片大片的熏衣草,清水真是越來越美了。”在花舞北山游玩的游客看到眼前的景致激動地說。
花開了,景靚了,至目前,花舞北山生態園已栽植紅葉碧桃、觀賞桃、丁香等花卉苗木2000余畝20萬余株;地埂坡面栽植薔薇、藤本月季、迎春、連翹、紫葉矮櫻、金葉榆、四季玫瑰等花卉彩葉植物180萬余株;建成“七彩花海園”、丁香主題公園、月季景觀公園各1處,觀景臺2處,塑木步道600余米,涼亭1座。
![](/Files261/BeyondPic/2022-8/3/1659431840559050955.jpg?h=556&w=950)
2021年以來,清水縣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推進海綿城市、森林城市建設,謀劃實施牛頭河濕地公園、生態河堤、南北濱河路、軒轅水景街等項目,加快推進“十泉十美”水景公園、“口袋公園”和“五大增綠添花工程”建設,打造特色山水精致園林城市、實施城市更新項目67個,栽植“歷史記憶”長齡樹2709株,建設“口袋”公園5處,新增城市綠化面積13萬平方米。
據了解,到“十四五”末,清水縣城建成區面積擴大到12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達到13萬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布局,加快構建以縣城為中心、以城郊為重點的新型城鎮體系,推動實現城鄉互補、全面融合、互促共生。積極推進城市更新,聚力打造“半城山水一城綠,融合發展人似花”的特色山水精致公園城市。
![](/Files261/BeyondPic/2022-8/3/1659432091107070291.jpg?h=499&w=950)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圍繞完善縣城功能、提升綜合承載能力。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為總抓手,大力推進海綿城市、森林城市建設,謀劃實施牛頭河濕地公園、生態河堤、南北濱河路、軒轅水景街等項目,加快推進‘十泉十美’水景公園、'口袋公園’和'五大增綠添花工程’建設,著力塑造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健全'五橫十八縱’城區路網體系,新建一批農商貿市場、立體停車場,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建設智慧城市,讓廣大市民盡享'數字化’生活帶來的便利。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通過內外兼修,努力把縣城建設成為讓清水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品質之城!鼻逅h住建局局長崔小林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8/3/1659445453420059820.jpg?h=613&w=950)
如今,站在清水縣城北山,放眼遠眺,藍天白云下的縣城被青山綠水環抱,牛頭河從北山腳下流過,一幢幢高樓林立,一條條路網縱橫交錯,山水并秀的城市畫卷盡收眼底。清水,正以最美麗的容顏向波瀾壯闊的時代航程致敬。(文/清水融媒記者 馬堯 陳淑敏 王永強)
【記者手記】
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清水縣始終把群眾的需求放在了首位,城市擴容到哪里,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就跟進到哪里。鱗次櫛比的居民住宅,一幢幢拔地而起,改變了群眾的居住條件,讓他們享受到了便捷文明的城市生活;散落在城市各處的休閑廣場和公園扮靚了城市容顏,承載了群眾的愉悅和幸福;醫院、學校、幼兒園、老人養護院、購物廣場的新建遷建,使公共服務的觸角延伸到了每個角落,讓城市更有溫度;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的改造提升,縮短了城市距離,把群眾拉進了十分鐘的城市生活圈。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群眾在城市的共建共享發展中有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