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2022年清水縣軒轅文化旅游節】
“軒轅故里·康養福地”系列報道之一:軒轅黃帝出生在清水
![](/Files261/BeyondPic/2022-6/23/1655868509832098143.jpg?h=604&w=950)
清水古稱上邽,位于甘肅東南,天水東北,渭水中游,隴坂腳下,關山西麓,地處陜甘交界,隴西黃土高原邊緣,是古陸上絲綢之路南道和新歐亞大陸橋的必經之地,位于祖國大陸版圖的幾何中心。歷史悠久,氣候宜人,山青水秀,文化燦爛。自古以來,有軒轅故里、關隴要沖、雍涼之會、絲路重鎮、隴上江南等美譽。獨特的地理方位,優越的生態環境,為古代文明和歷史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早在5000多年前,人類先祖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迄今為止,境內發現馬家窯至齊家文化遺址40處,出土珍貴文物6000多件。
![](/Files261/BeyondPic/2022-6/23/2206231456b15b8058e4e9d84a.jpg)
歷代史籍資料有諸多明確記載。司馬遷《史記》記述:“黃帝居軒轅之丘!惫薄端洝吩疲骸包S帝生于上邽軒轅谷”。酈道元《水經·渭水注》明確指出:“黃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東七十里軒轅谷。”《甘肅通志》記載:“軒轅谷隘,清水縣東七十里,黃帝誕此!薄陡拭C省志·考異》記載:“軒轅谷在上邽城東七十里,軒帝生處也。”《秦州直隸新志》記載:“黃帝生地,在今清水縣軒轅谷!鼻逅h歷代縣志對此均有記述。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肯定地說:“軒轅黃帝誕生于甘肅清水!
當代學者研究的學術支持。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炎黃文化研究所原所長、中華民族史專家何光岳,陜西省文史研究館研究員、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楊東晨指出,“黃帝生于上邽之說較確。”陜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何炳武認為,“黃帝生于黃土高原邊緣地帶”。 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彭曦認為,黃帝生于“今陜甘交界處!敝麣v史學家、民族學家陳連開認為,“炎黃生于隴山東、西。”知名文化學者、甘肅華夏史前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令平指出:“黃帝部落早期的發祥地,以本地區的氣候條件、與炎帝部落的相鄰,以及與伏羲部落的淵源,都可以認定,應該是在今天甘肅、陜西交界的黃土高原邊緣地帶,清水被稱為‘軒轅故里’當非妄語!
![](/Files261/BeyondPic/2022-6/23/22062314567885d272fadaa5ea.jpg)
清水歷代碑文中均有記載。明代學者、隴上大儒胡纘宗題寫的“軒轅故里”石碑一直立在清水三皇廟前。出土于縣城的清代《上邽張公創建書院落成碑》記載:清水為“古軒轅故里,迄漢唐間,亦有聞人。”
軒轅黃帝考古發現的應證。從目前公布的考古調查數據看,渭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遺址最多,達2000多處,占全國仰韶文化遺址數量的40%;文物出土資料證明,作為伏羲部族后裔分支的黃帝部落從甘肅隴東一帶起步,進入到陜西陜北一帶后逐步發展壯大;在陜甘一帶,黃帝部落生活了很長時間,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的發明創造和生活遺跡,在這一地區多有發現。著名考古學家石興邦認為,大地灣遺址的考古研究表明,清水作為“軒轅故里”是平實的、穩妥的。
![](/Files261/BeyondPic/2022-6/23/22062314564fb0934a53afafde.jpg)
清水的文化遺存和民間記憶有充分的佐證。清水縣自明朝修建軒轅祠以來,歷史有毀有修。廟前曾樹有“軒轅故里”石碑,系明朝學者胡纘宗所題。軒轅丘、軒轅溪、軒轅石、“軒轅窯”“軒口窯”石碑、古三皇廟、軒轅坑和軒轅臺周圍直徑1米多的千年古橡樹等古遺存無不印證著軒轅黃帝在清水降誕生息的榮光!肚逅h志》記載,清水縣城民國時稱“軒轅鎮”,解放初稱“軒轅區”。清水民間,存留著大量與軒轅故里相關的遺風遺俗和黃帝傳說。
各方共識不斷形成。2006年4月,原黨和國家領導人華國鋒同志在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為清水題詞“軒轅故里”,豐富了清水作為軒轅故里文化的內涵。如今,“軒轅故里”已作為清水縣的一張“名片”,分別刻于清水縣軒轅廣場、清水縣軒轅谷兩地。近年來,先后為清水題寫“軒轅故里”的還有全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著名學者石興邦、何光岳、楊東晨等。清水縣先后被命名為甘肅省“軒轅文化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