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喜迎黨的二十大】
紅堡鎮:發展設施蔬菜產業 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
![](/Files261/BeyondPic/2022-6/23/1655889380025015092.jpg?h=589&w=950)
發展產業是壯大村集體經濟、引領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今年以來,清水縣紅堡鎮緊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加大資金、項目、政策等爭取力度,按照全縣“一地兩區”發展定位和“六大特色產業板塊”的總體部署,全力支持各村發展村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來到紅堡鎮安坪村蔬菜大棚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蔬菜大棚連綿不盡,村民們正在大棚內忙碌,查看瓜果長勢,看著即將成熟的西瓜,瓜農們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清水縣紅堡鎮安坪村村民陳文杰高興地介紹說,“我今年承包了村上新建的4座冬暖式大棚,主要種植西瓜和草莓,預計每座大棚年收入能達到1.5萬元左右!
![](/Files261/BeyondPic/2022-6/23/1655889389025054190.jpg?h=627&w=950)
為了推進特色產業規;、品牌化發展,安坪村因地制宜,依托中央三部委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資金50萬元,建設溫室大棚4座,開展優勢產業提升行動,發展安坪大棚草莓種植產業。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由安坪村黨支部牽頭,黨社聯建農升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承包給農戶種植,帶動本村群眾就業增收。安坪村駐村干部王杰告訴記者,“安坪村集體經濟主要有兩個部分:一是我們今年爭取了中央三部委的項目,建設大棚四座,預計純收入能達到6萬元左右,按照50%的分紅,能給村集體增加收入3.2萬元,二是結合撂荒地整治,開發了500多畝土地,入股到黨社聯建的合作社,由合作社管理。今年種植蠶豆、萬壽菊、小雜糧等作物,預計年底純收入能達到9萬多元,按照30%的分紅,給村集體分紅3萬多元,年底,我們村集體經濟能達到6萬多元!
時下,紅堡鎮西城村的大棚蔬菜也到了成熟上市的季節。紅堡鎮西城村依托白駝河流域獨特地理優勢,圍繞全鎮“一廊一域一帶一區一中心”建設的思路,打造白駝河流域“生態經濟林+中藥材+設施蔬菜大棚”為一體的流域示范種植基地,充分發揮黨建聯社示范帶動作用,使村黨支部成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領頭雁”。“西城村依托白駝河流域特色地理優勢,打造“西紅柿+草莓”種植基地,種植設施西紅柿16座、簡易蔬菜大棚110座,全年村集體收入達到197920元,村集體經濟的10%為群眾分紅,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蔽鞒谴羼v村干部陳汪平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6/23/1655889523097071102.jpg?h=569&w=950)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紅堡鎮將緊緊圍繞“六大特色產業板塊”構建,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大力調整產業結構,以黨建引領為抓手,以產業發展為紐帶,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助力鄉村振興步伐!2021年以來,各村黨組織自主發展積極性高,大力發展蔬菜、萬壽菊、小雜糧、蠶豆等產業,不斷壯大村集體收入。至目前,全鎮23村村集體經濟累計收入達179.31萬元,平均每村7.29萬元。下一步,紅堡鎮將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收入多元化模式,延長產業鏈,提高項目收益,為全鎮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奔t堡鎮黨委副書記趙文魁說。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