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6/8/1654654324712017403.jpg?h=534&w=950)
仲夏時節,走進清水縣白駝河流域蔬菜大棚內,一座座鋼架大棚鱗次櫛比、依次排列。大棚內,草莓、西紅柿等蔬果長勢喜人,一股清新的果蔬香味撲鼻而來,藤蔓上掛滿了小果兒,在陽光的照耀下,長勢喜人。
今年以來,白駝河流域成立蔬菜產業黨建聯盟,通過多種形式,推動各鄉鎮在黨建、產業上互融互通,形成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新格局。
![](/Files261/BeyondPic/2022-6/8/1654654314824094833.jpg?h=534&w=950)
正值中午最炎熱的時候,種植戶林慧娟依舊在大棚里勞作,雖然大棚內的西紅柿早已掛果,但她還忙著為西紅柿苗澆水,檢查果子的生長情況。
“今年承包了6座高標準大棚,種植西紅柿和草莓。3月到9月種植西紅柿,9月到次年2月種植草莓,每座大棚平均能收益3.5萬元 。”白駝河流域黨建產業聯盟種植戶林慧娟說。
紅堡鎮今年在紅堡村、余川新村、曹馮村等村新搭建冬暖式蔬菜大棚20座、鋼構大棚130座,采用“土地流轉+項目投資+能人大戶”模式,建成“萬壽菊育苗+西紅柿”基地40畝、羊肚菌生產基地2處30畝、“西紅柿+草莓”基地30畝。采取“農戶+種植大戶+合作社”的模式,主要種植西紅柿和草莓,形成“莊口”效應,帶動農戶種植由“小而雜”轉向“大而精”。
![](/Files261/BeyondPic/2022-6/8/1654654334992068774.jpg?h=584&w=950)
“今年以來,按照縣第十六次黨代會確定的‘一地兩區’發展定位和‘六大特色產業發展板塊’總體部署,紅堡鎮聯合白駝鎮成立蔬菜產業黨建聯盟,聯盟下設兩鎮10村1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1+1+4的聯盟工作要求,成立白駝河流域產業委員會,注冊成立白駝河流域農康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至目前已經開展技術培訓2次,召開產業黨委會2次。制定聯盟產業規劃及年度工作計劃,開展觀摩交流2次、集中培訓1次。"紅堡鎮黨建辦主任馬龍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紅堡鎮將緊緊圍繞“六大特色產業板塊”構建,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讓農戶切切實實嘗到蔬菜大棚帶來的效益,吸引更多周邊農戶參與種植,帶動更多村民發展高效、高產、優質的蔬菜產業,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