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水縣依托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蛋雞、肉牛和飼草玉米種植等經濟產業,積極擴展農業增值空間和功能價值,有效帶動種植業和養殖業融合發展,蹚出了一條增收新路子,以產業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鳴天下禽業責任有限公司的雞舍內,猶如進入一個干凈整潔的現代化車間,雞舍內網格式的雞籠層疊排列,每排都安裝了食槽和水管,滾動式撿蛋傳送帶分布在雞籠一側,一個個新鮮的雞蛋通過自動撿蛋裝置,傳送到撿蛋人的手中。養雞廠內,無論是雞舍還是操作間,都保持著干凈整潔、空氣通暢的干燥環境,沒有任何難聞氣味。
2019年,鳴天下禽業有限責任公司在紅堡鎮投資建設了自動化養雞場,占地20畝,開啟了“智能養雞”新模式。自動喂食、自動送水、自動清糞、自動控溫、自動取蛋,在這里所有的養殖程序都由人工操作機器完成,減少了雞舍內的人員流動,保障了雞舍安全的同時高效完成了養殖程序。
“我們鳴天下禽業責任有限公司現存欄3萬蛋雞,配有雞舍、飼料房、蛋房等,采取現代化養殖手段。同時,帶動周邊群眾,提供就業崗位,還收購周邊村民的玉米飼料。目前,雞舍效益良好,帶動群眾致富效果明顯。”鳴天下禽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陳峰峰說。
推行現代化養殖手段是清水縣大力發展養殖業的一個縮影。和鳴天下禽業有限責任公司一樣采取現代化養殖手段的還有位于清水縣黃門鎮的嘉泰牧業。在嘉泰牧業繁育牛養殖園區內,700多頭膘情良好的牛正悠閑的沐浴著陽光,遠處幾棟現代化棚圈一字排開,飼料攪拌機,自動喂食車等現代化養殖設備停放其間,為園區內的牛提供充足的保障。
在養殖棚內,牛倌馬胡正駕駛著自動喂食車給牛喂飼料,馬胡是土生土長的臺子村人。2018年之前,馬胡都以在外務工為生,一年下來的收入只夠勉強維持家庭的開支。近兩年,孫子的出生,使馬胡分身乏術,無暇外出打工,只能在家附近謀生,一次偶然的機會,馬胡來到嘉泰牧業,這一干,就是四年。
“我在這里干活已經有四年了,因為孫子的出生我沒法外出打工,所以選擇了在家門口務工,在這里老板對我很好,每個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還能照顧家里,我感覺現在生活非常好。”清水嘉泰牧業員工馬胡說。
隨著養殖規模不斷增大,園區需要勞動力從事牛舍除糞、拌料、喂食等工作,這為周圍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目前共有6個村民在務工,每月都有2800-3000元的收入。
“嘉泰牧業經過10年的發展,現有760頭牛,在這760頭牛的基礎上,我們主要以青貯玉米帶動周邊8個村莊在咱們這面交玉米和秸稈,通過這種方式讓農民增收致富。目前我們已是天水市農業農村局的龍頭企業,下一步爭取將這個產業做大做強,在龍頭企業的基礎上,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穩定增收致富。”清水嘉泰牧業負責人王國鎖說。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龍頭企業是帶動特色產業發展的火車頭。要走出一條長遠發展的致富之路,最根本的還是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符合地方實際的特色產業。清水縣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在金集、草川、土門、豐望等八個鄉鎮謀劃建設八個高質量的養殖示范基地,目前八個示范基地有序推進,預計6月底完成主體建設,9月底完成上養。八個示范基地可增加畜禽飼養量1.2萬頭以上,在畜禽擴求增量上重點實施基礎牧畜獎補項目,通過項目的實施全縣可增加肉牛1.5萬頭、肉羊3萬只、生豬4萬頭,進一步解決了全縣規模化養殖不足的問題。
“今年,縣畜牧中心緊緊圍繞全縣草畜一體化發展方案,著力打造十億級草畜一體化產業,重點在示范基地創建、畜禽增量草畜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上下功夫,在示范基地創建上我們爭取銜接資金1972萬元,謀劃建設八個高質量的養殖示范基地。在草畜一體化全產業鏈方面,謀劃種植10萬畝飼草玉米,截止目前已完成7.6萬畝,引導農戶就近就地務工增加務工收入。通過飼草玉米產業的發展,既增加了合作社和農戶的收入,又為全縣畜禽的飼料養殖奠定了基礎。”清水縣畜牧獸醫事務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支志剛說。(圖/文清水融媒記者 張鋆 劉嘉 趙凱娜)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