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5/19/1652857020333028568.jpg?h=534&w=950)
工業強則縣域興。今年以來,清水縣圍繞“強工業、強科技、強省會、強縣域”行動方針,立足資源稟賦、聚焦特色優勢,充分挖掘縣域潛力,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清水縣紅堡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項目,占地約3000畝,位于紅堡鎮蔡灣村,西接紅堡鎮小華山,南臨天平鐵路,東至縣城西部供熱站,北沿莊天二級路,地理位置優越。在施工建設現場記者看到,挖掘機轟鳴作業,運輸車輛來來往往,園區內“七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工作正在緊張忙碌地進行,到處一派忙碌景象。
![](/Files261/BeyondPic/2022-5/19/1652857029288098286.jpg?h=713&w=950)
萬壽菊全產業鏈項目生產經理趙長華告訴記者,“我們的項目建設用地是50畝,固定資產投資在4500萬,目前建設的是生產加工倉庫、水處理車間,預計在六月底生產加工項目能夠建設完成,計劃九月初車間正式投入生產,車間投入生產可帶動當地多個就業崗位,也改變了之前只能在當地收購外地加工的局面。”
據悉,萬壽菊全產業鏈加工項目由甘肅卉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4500萬元,預計建設萬壽菊鮮花、顆粒生產線,油膏萃取生產線,將對全縣6.8萬畝萬壽菊進行精深加工,打造清水縣萬壽菊產業集群。
![](/Files261/BeyondPic/2022-5/19/1652856802934063953.jpg?h=713&w=950)
下一步,紅堡生態工業園將按照“建園區、聚集群、抓招商、補鏈條、擴總量、增效益”的思路,健全六大工業體系,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引進山東諸城外貿萬壽菊加工、中泰元森實木家具加工、潤澤純凈水生產等5個入園項目。同時,積極圍繞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大健康醫藥加工產業布局,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工作思路,積極引進核桃、蘋果、沙棘、金銀花、香菇、蠶豆、中藥材加工等符合縣情實際、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切實壯大園區經濟。
“清水縣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項目作為縣委縣政府今年的重點工程,通過高規格規劃園區建設,推進重點三條路建設,大約900米,現在已基本完成各種基礎管網的鋪設,且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按照要求,年底確保完成十個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目前大概有意向的有五家企業。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全縣重點工程項目推進會的精神,成立項目專班,加快在建項目的建設進度,對已入住園區的項目跟蹤服務,搞好供水供電協調工作,確保六月底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按年底完成十戶入園企業的引進工作。”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馬小剛介紹說道。
![](/Files261/BeyondPic/2022-5/19/1652857118662050931.jpg?h=532&w=950)
清水縣將以“一區三園”建設為支撐,聚力打造園區經濟板塊。推行“管委會+開發運營公司”管理運行模式,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加大產業承接轉移力度,積極發展“飛地經濟”,推動要素向園區集聚、項目向園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群。科學定位園區功能,培育壯大首位產業,全力把紅堡工業園打造成以農特產品加工、中醫藥、文旅產品制造和生產性服務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產城融合示范區,東關工業園打造成新型建材生產基地,黃門工業園打造成清潔能源和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園區經濟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以園區為平臺,加快構建以農特產品加工、清潔能源、新型建材、礦產資源開發為主的工業體系,推進三峽風電、全特機制砂等成長性好的企業做大做強。搶抓“東數西算”機遇,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5G、大數據、云計算等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促進產業工人技術提升,讓工業經濟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圖文/清水融媒記者 馬堯)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