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清水縣召開2022年總河長會議暨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抗旱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李克強總理批示精神,以及天水市2022年總河長會議暨水旱災害防御工作會議精神,通報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全縣河長制工作情況,宣讀《河長制問題整改方案》,簽訂有關防洪安全方面的責任書,安排部署下一階段河長制和水旱災害防御工作。
縣委書記馬越垠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關于河長制和水旱災害防御的各項部署,不斷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和防災減災防線。要準確把握今年河長制工作的目標任務,大力發揚“鐵人精神”,積極謀劃爭取水生態治理項目,統籌抓好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改善和水生態修復,切實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彰顯清水的責任與擔當,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強化強化責任落實、強化聯動共治、強化督查考核,以更大力度、更高標準把各項工作抓實抓細抓到位,加快推動河長制從“有名有責”到“有能有效”轉變。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美麗幸福河湖需要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以及地表和地下,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不斷放大和實現河流保護治理的多元效應。
馬越垠要求,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時刻繃緊防汛備汛這根弦,切實增強風險意識,強化底線思維,牢固樹立“防范勝于救災”的理念,堅持“預”字當先、“實”字托底,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聚焦山洪溝道、城市內澇、涉水工程等防汛重點,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加大隱患整治力度,切實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不留隱患。要在險工險段、地質災害點、涉水區域、危舊房屋等重點部位,設立安全警示標識,嚴格落實防范措施,全力確保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要加大城區河道清淤、清障管理力度,保持河床穩定、行洪安全暢通。要健全完善防洪搶險應急預案,開展防汛應急演練,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夠做到臨陣不亂、應對有方、處置有效。要加強對重點區域和防洪薄弱部位的監測,快速發布預警信息,第一時間做好防范應對工作。
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菊霞主持會議并強調,各級各部門要壓緊靠實工作責任,各盡其責、多方聯動,形成河流管理保護的整體合力,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河流管護,積極營造全社會共治共享的濃厚氛圍,真正做到守河有責、護河擔責、治河盡責。要扎實開展聯合執法和督查檢查,采取精準措施,逐項認真解決,確保河流管護長期穩定向好。要按照“統一指揮、分級負責”的原則,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山洪災害易發區等重點部位,進行拉網式全面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做到險情早發現、早處置。要完善抗旱預案和應急供水方案,加強防災減災隊伍建設和防汛物資儲備,強化監測預警,積極做好應對干旱災害準備,切實提高應對旱情的能力水平,筑牢防汛抗旱減災安全底線。
縣領導周偉東、丁旺喜、聶衛東、宋賢雄出席會議。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