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清水縣召開紀念第111個國際護士節暨全縣衛生健康大會,表彰獎勵在疫情防控工作和護理工作崗位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典型,安排部署全縣衛生健康工作,動員激勵全縣醫護工作者弘揚偉大抗疫精神和南丁格爾精神,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身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事業,為護佑人民生命健康而不懈努力。
縣委書記馬越垠代表縣四大組織,向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和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全縣廣大護理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馬越垠說,長期以來,我縣護理工作者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以崇高的護理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和精湛的護理技術,把“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獻給無數患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的責任擔當,為維護和促進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贏得了全社會的一致認可和廣泛好評。特別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兩年多以來,全縣廣大護理工作者和其他醫務人員一道,白衣為甲、逆行出征、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奮戰抗疫一線,與病毒短兵相接,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充分彰顯了救死扶傷、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醫者仁心和家國情懷。
馬越垠強調,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醫護人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關于健康中國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按照縣第十六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聚焦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事業提質增效兩個重點,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建機制,推動衛生健康事業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發展,努力為全縣人民提供高質量的衛生健康服務。
就當前和今后工作,馬越垠要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醫務工作者要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從嚴落實“外防輸入”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壓緊壓實“四方責任”,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同檢,確保把疫情防控網扎得更緊、織得更密、筑得更牢。要大力發展康養及大健康產業,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全面發力、規范提升,系統挖掘整理《黃帝內經》中醫治未病養生理論的精華,加大康養人才培訓力度,傳播中醫養生理念,統籌推進溫泉康養、森林康養、旅居式養老等產業基地建設,全力打造清水中醫養生特色品牌,擦亮 “親水賞花治未病,樂我養我育新我”旅游名片。要加快補齊公共衛生服務短板弱項,認真總結疫情防控實踐經驗,全面深化公共衛生、疾病預防和醫療服務體系協同改革,提升縣域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和處置能力,推動慢性病服務向鄉村下沉,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讓群眾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要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推進縣域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實現城鄉均衡發展。要切實加強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繼續深入實施衛生健康“三個一批”人才計劃,健全完善衛生健康行業高層次人才引進、使用與激勵政策,積極引進急需緊缺和高層次人才,為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要著力加強衛生健康信息化建設,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創新發展,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設與應用,加快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居民健康信息服務體系。要深入推進衛健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持續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大力整治醫療亂象,嚴格落實醫德醫風考核制度,教育引導醫務人員自覺遵守廉潔從業九項準則,凈化行業風氣,維護醫療環境,全面塑造衛生健康行業新形象。
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菊霞主持會議并強調,要堅持把“一切為了人民健康”放在首位,加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滿足群眾衛生健康需求。要堅持將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和康養及大健康產業培育有機結合,推動普遍性衛生服務和個性化康養服務協同發展。要持續強化醫德醫風建設,著力打造醫德高尚、醫術精湛、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隊伍。要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身心健康,大力宣傳醫護工作者先進典型和事跡,增進廣大醫務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營造全社會尊重醫護人員、支持衛生健康事業的濃厚氛圍。
會議傳達學習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關于衛生健康工作批示精神,表彰獎勵了重視衛生健康工作先進鄉鎮、先進基層衛生院、護理工作先進集體以及優秀醫師、優秀護士長、優秀護士。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