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2-4/29/1651142469385094192.jpg?h=534&w=950)
今春以來,遠門鎮按照全產業鏈建設的思路,堅持搶時抓早、統籌推進、多點發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發展萬壽菊、蠶豆產業,積極擴展農業增值空間和功能價值,壯大村集體經濟,點燃鄉村振興發展引擎。
時下,走進清水縣遠門鎮的每一個村落,映入眼簾的是村民們在田間地頭忙碌的景象,黑色的地膜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熠熠光輝。無論是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特色產業發展還是春季育苗工作,各項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Files261/BeyondPic/2022-4/29/1651142482374021681.jpg?h=534&w=950)
萬壽菊是一種具備觀賞價值與藥用價值的草本植物。半個月前,遠門萬壽菊種植點就已覆膜保墑,過兩天開始移栽定植,預計七八月開花,花期為3個月。
萬壽菊是遠門鎮覆蓋面廣、見效快、發展勢頭較好的產業之一。為進一步提高萬壽菊生產效益,不斷鞏固壯大產業發展成效,遠門鎮從萬壽菊育苗、整地、移栽、病蟲害管理、采摘等都進行了統一管理,先后組織開展了萬壽菊全產業鏈建設技術培訓、農業科技大培訓、農作物栽培技術培訓、農機手實操培訓等技術培訓。同時在賈川鄉育苗點進行集中育苗,切實保障了群眾通過產業實現穩步增收。
“立冬蠶豆小雪麥,一生一世趕勿著。”遠門鎮王付村充分發揮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大力發展蠶豆產業,預計能年創凈收益52.4萬元,為穩步提高群眾產業收入,實現產業振興夯實基礎。
![](/Files261/BeyondPic/2022-4/29/1651139918709084126.jpg?h=593&w=950)
四月時節,春暖花開。遠門鎮王付村桃樹灣蠶豆產業種植基地綠茵盎然,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里的2620余畝蠶豆苗破土而出,連片種植的蠶豆郁郁蔥蔥,長勢喜人,預示著豐收的前景。
據悉,為促進產業多元化發展,提高土地利用率,遠門鎮整山整灣整流域推進萬壽菊、蠶豆、飼草玉米、金銀花、大豆--玉米帶狀種植等產業建設,全力推進果品、畜牧、蔬菜、中藥材、小雜糧五大富民產業發展。全鎮共種植萬壽菊、蠶豆、金銀花等5大類特色產業18160畝。目前萬壽菊鋪膜、蠶豆和大豆-玉米帶狀種植已全面完成。
“遠門鎮今年在‘早’字上下功夫,在‘實’字上求突破。在具體的工作中做到了五個先行:一是技術培訓先行,二是物資儲備先行,三是搶抓時令先行,四是技術保障先行,五是力量保障先行。已完成萬壽菊3260畝,飼草玉米種植6500畝,大豆-玉米帶狀種植600畝,金銀花整地300畝。我們將繼續發揚鐵人精神,持續不斷推進全產業鏈建設,讓萬壽菊、蠶豆、飼草玉米、金銀花四大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成為下一步增加村集體收入的新渠道。”遠門鎮黨委書記文慧仁說。
![](/Files261/BeyondPic/2022-4/29/1651142516785079574.jpg?h=534&w=950)
近年來,清水縣以“五大富民產業”建設為抓手,促進糧經飼統籌、農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聚力打造產業大縣,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圖/文清水融媒記者 王衛東 劉嘉 宋斌 黃瑋)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