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走進軒轅故里清水,一幅幅美如畫軸的美麗鑲嵌在山水之間,一曲曲美如詩篇的時代旋律奏響在山川原野。踏著鄉村振興的鏗鏘鼓點,清水鄉村建設者砥礪奮進再出發,意氣奮發抒寫著鄉村建設的新篇章。
高位推進 眾手巧繪新藍圖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征程中,清水縣追逐夢想的步伐從未停止,鄉村振興戰略開啟了清水新一輪鄉村建設滾滾熱潮。2021年,清水縣被列為全省鄉村建設示范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成立鄉村建設行動及人居環境整治專責組,制定《清水縣鄉村建設省級示范縣創建方案》,明確創建目標、建設內容、建設標準,確定創建10個省級示范村、30個精品村和60個達標村,梯次推進鄉村建設。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制定了251個行政村具有生態管控、耕地保護、產業布局、村莊建設等功能的“多規合一”村莊規劃,一系列立意高遠的頂層設計,大手筆謀劃了清水鄉村建設的美好藍圖。
內外兼修 同心共筑新家園
按照“改善群眾生活條件為底線、整治村莊環境為重點、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的思路,緊盯“14+6+5”建設內容,突出規劃引領,突出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補短板,注重保護鄉村風貌,注重培育優勢產業,投資6503.07萬元,因地制宜、分類建設10個省級示范村,2個市級示范村,7個精品村和20個達標村。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為抓手,持續開展“三大革命”“六項行動”,健全完善“戶分類、組收集、村轉運、鄉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累計建成垃圾焚燒站17座,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2021年建成衛生廁所8000座,累計建成49242座,戶用衛生廁所覆蓋率達93.78%;累計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33座,積極開展公路綠化、美化,持續改善流域水環境質量,初步實現了“河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推行“巷長制”、農戶“門前三包”責任制、“日掃日清”等環衛制度,將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等納入村規民約和目標責任考核體系,走出了一條共創共建共享的人居環境改善之路。堅持把發展產業作為鄉村建設的重中之重,持續發展壯大主導產業,大力培育“干鮮果、畜牧、蔬菜、中藥材、小雜糧”五大特色優勢產業,建成了“一村一品”“連鄉成片”“集片成鏈”“一縣多品”的特色農業產業格局。累計建成干鮮果園61.5萬畝,全縣畜禽飼養量達到128.9萬頭只。分別完成蔬菜、中藥材、馬鈴薯種植10.3萬畝、3.017萬畝、14.15萬畝。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創新“訂單收購+分紅”等聯結方式,積極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夯實了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美景入畫 攜手共享新成果
一村一落皆是景,美麗鄉村入畫來。徜徉在如詩畫卷,漫步在綠水青山,俯仰間皆是佳景,呼吸間皆是神清氣爽。走進美麗新村,文明時尚的農家新居鱗次櫛比,特色鮮明的優勢產業遍地開花,悠遠綿長的民俗文化涵養新風,一個個生態美、環境美、治理美、文明美、風物美、生活美的鄉村振興樣板村漸行漸近。清水兒女詩意地棲居在這片沃土上,推開村民的門扉,干凈整潔的院落,時尚靈動的小汽車躍然眼簾,農家美好光景生動真切,舒適整潔的村級活動場所,功能齊全的商業網點,寬敞明亮的學校,溫馨寧靜的敬老院,承載著群眾文化生活的村民休閑廣場、農家書屋,設施齊全的村衛生室,提升著群眾的居住條件,文化生活,就醫環境,共享鄉村建設累累碩果。
乘風破浪 揚帆起航新征程
憶往昔,在全省美麗鄉村建設中,清水人民交出了驚艷的成績單;看今朝,在全面推進鄉村建設的征程中,清水兒女砥礪奮進再出發,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精心裝裱自己的錦繡家園。新時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承載新夢想,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實踐中,清水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按照縣第十六次黨代會提出的“一地兩區”發展定位和打造產業大縣、康養福地、人文勝地、生態花園、幸福家園的戰略目標,奮力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在希望的田野上精心描繪“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