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1-11/17/211117114893e5764c5471bcfa.jpg)
從荒涼蒼茫到綠意盎然,從滿眼黃土到山花爛漫,從灰霾的頭頂到碧空如洗的藍天……十三五以來,全縣人民用勤勞和汗水在清水大地上描繪出一幅山清水秀的美麗畫卷。一個天藍、地綠的康養清水,正在漸行漸近。
這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色背后,凝聚著清水縣保護生態環境的決心和干勁。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7/2111171148c7c437cc159fff2d.jpg)
十三五以來,清水縣生態建設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堅持“增綠與增收并重、造林與造景并舉、綠化與美化同步、發展與保護同抓、提速與提質并行、城市與鄉村協同、生態與產業融合、環境與民生共贏”的原則,持續加快城鄉一體綠化進程,生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如今,那一片片醉人的“綠”更加迷人。它穿過城市,越過田野,爬上山坡,成為清水人的金山銀山。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7/21111711483ba270fd3fd3b441.jpg)
深秋時節,位于山門鎮東南10公里處的三皇谷森林公園,微涼的晨風習習吹過,青山隱隱、綠樹巍巍、云霧繚繞。
三皇谷森林公園集森林、水體、野生動植物和奇峰峽谷景觀為一體,園內林海莽莽、青山疊翠、清流潺潺,常有珍禽異獸出沒其間,是天水市唯一的以亞高山草甸為主體的草原風情旅游區。
快速發展的今天,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浮華讓這片遠離喧囂的“出世”之地,顯得尤為可貴。搭載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網絡,更是讓這里很快成為群眾休閑娛樂、放松心情的打卡地。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7/211117114882f4956ce0583141.jpg)
十三五以來,清水縣累計完成各類造林綠化工程20.76萬畝,完成森林撫育2.3萬畝,目前,全縣大面積荒山荒坡得到有效治理,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已全面形成了輻射全縣縱橫交錯的東、南、西、北、中5條林網帶框架,縣域林地面積達142.5萬畝,森林覆蓋率增長到現在的39.86%。全縣栽植行道樹1638公里,建設公路景觀節點21處,充分彰顯了一路多景的立體綠化景觀。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7/2111171148ce7fa5e119bb8b4e.jpg)
剛爬上清水縣花舞北山園,浪漫氣息就撲面而來。大片的紫色馬鞭草在微風中搖曳,千萬株花蕾同時綻放,層層疊疊、起起落落、飄飄裊裊,像不小心打翻的顏料盤,在山坡上渲染開來。近處的游客、花海與遠處的街道、樓房,構成了一幅“醉”美畫卷。
走近花海,一個個紫色的小花蕾掛滿枝頭,它們簇擁在一起連成花海隨風擺動,可愛又靈動。漫步其中,好似人在花中走,又在畫中游。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7/21111711489bc6b393ed009d2e.jpg)
十三五以來,清水縣堅持山、水、林、田、路、景綜合治理的原則,已高標準建成城郊北山綠化帶近3萬畝,并以打造城郊南北兩山分層次、分季節的花園式生態景觀為目標,立足軒轅文化產業園區總體布局,啟動實施了邽山生態園、花舞北山、香怡南塬、余家山丁香文化園等景點綠化美化提升工程,精心打造小泉峽生態風景長廊,初步突顯了“景觀化”“園林化”的門戶形象,極大地美化了縣城周邊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使生態、經濟、觀光、休閑、娛樂融為一體,縣城南北兩山一帶基本達到了“景靚起來、花舞起來、香飄起來”的效果。
![](/Files261/BeyondPic/2021-11/17/2111171148691882e1144ead49.jpg)
“春花、夏蔭、秋實、冬翠”。清水縣采取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態措施,不僅讓一座樹木環抱、綠茵遍地、出門見景的綠色縣城呈現在了人們面前,也讓越來越多的人見證了清水縣生態建設從“生態綠”到“生態美”的轉變。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