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1/BeyondPic/2021-11/9/2111091029ab363998f51f3c18.jpg)
隔離點是一個特殊的“戰場”,這里是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及次密接觸者的封閉管理場所,也是將潛伏危險人群和健康人群隔離出來的重要保障。在這個看似危險的地方,仍有人替我們默默守護,為我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撐起一片晴空。
11月7日,記者來到清水縣青山賓館隔離點,來自不同鄉鎮衛生院和縣醫院的10名醫護人員化身最美“服務員”,在這里守護著隔離人員,他們以“逆行而上,越是艱難越向前的”的工作精神,克服種種困難,盡職盡責,無懼風險,用無私無畏的堅守和奉獻護衛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
![](/Files261/BeyondPic/2021-11/9/21110910290f3704337aca4cfa.jpg)
她們身著厚厚的防護服,頭戴護目鏡,每天近距離為隔離人員測量體溫,采集核酸樣本、采血,還要負責送一日三餐、清理生活垃圾、消殺生活區,和隔離人員溝通,給他們提供心里疏導,還有來自各界人士的關心,讓隔離人員很安心。
送物資,送飯是她們最艱苦的一項任務,每天他們把送來的物資,水果分開分勻,每人拿好幾包,然后爬樓梯,挨個敲門,送進去,這不僅消耗醫護人員的體力,更考驗醫護人員的細心程度,每天的體溫測量和核酸檢測不敢有絲毫懈怠,剛開始的幾天大家繃緊神經工作到天亮,這幾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以后開始休息,每天晚上大家也會輪流值班,因為在這里,他們是隔離人員生命健康的守護神,彼此互相加油鼓勁,堅守疫情解除的一天。
王瑜芳是縣醫院的一名護士長,這是她第四次走進這個特殊“戰場”隔離點,她有著隔離點工作的經驗,知道隔離點的運轉流程,環境消殺,垃圾處置等工作,她主動請纓來這里奮戰,因為她是一名黨員更是一名醫護人員,這是她的使命。在這里,微信視頻電話成了她和家人聯系的唯一方式,她家有兩個小孩,還有一位80歲的公公,她進入隔離區工作后照顧兩個小孩和80歲公公重擔就落到了他老公身上,因為每次長時間的離開讓孩子害怕了媽媽的離別,自己也很愧疚沒能盡到照顧老人的責任,這次出來小女兒說媽媽又要走了,好幾天生氣不接她的電話,直到今天她打視頻,女兒才開始和她說話,還問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我想你了,爸爸不會給我扎頭發,聽到這里王瑜芳淚流滿面,泣不成聲,為了不讓孩子看到自己哭,她匆忙掛斷了孩子的視頻。
![](/Files261/BeyondPic/2021-11/9/21110910296807e7d7e2dc35aa.jpg)
你隔離,我守護,醫護人員用溫情守護每一位隔離人員。有一種溫暖,不需要言語,就能傳遞;有一種力量,不求驚天動地,卻震撼你我,疫情快點過去,隔離早點解除,與家人團聚,不僅是醫護人員的心聲,也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從10月30號接到通知到隔離區工作,匆匆忙忙收拾東西,這是來隔離區的第9天,因為走的匆忙,孩子也比較小,老人年齡大了,對他們很愧疚。雖然工作比較艱辛,好在家人很支持,是我堅強的后盾,可以在這里安心工作。我們在隔離區的工作是給學生們做核酸、采血、消殺、送三餐,及時和他們溝通,安撫他們的情緒,讓他們安全度過隔離期。希望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疫情盡快結束,讓更多的人回歸家庭,早日團圓。”醫護人員王瑜芳說。(融媒體記者 韋亞倩 王利萍)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