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0/BeyondPic/2021-6/7/2106071728910b75b7831a9ff4.jpg)
今年,清水縣把鄉村建設行動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快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現代化,全力創建全省鄉村建設示范縣,推進鄉村建設既契合山水紋理、道路肌理、林田地理,又兼顧生產生活生態多種功能,建設一批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態農業為基的達標村、精品村、示范村。
![](/Files260/BeyondPic/2021-6/7/21060717286b59f56987d29603.jpg)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走進清水縣土門鎮,房屋前后,朵朵粉紅的月季花綴滿枝頭,一簇簇,一樹樹,宛若紅霞,彩雨繽紛,微風吹落,清香沁人肺腑。放眼望去,條條水泥路橫貫鄉村;排排樓房拔地而起,塊塊麥浪綠色蕩漾,各種景物相互交映,一股濃濃的鄉村田園氣息。
據悉,土門鎮梁山村立足村情實際,以“三年促提升,五年創精品”為目標,以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打造“花園式”精品村。通過借鑒“康縣模式”,在村莊綠化的基礎上加強村莊美化建設,回收舊輪胎、玻璃瓶等生活廢舊品,打造獨特村莊風景線,做到環保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有機結合,全面打造美麗和諧、生態宜居的“花園式”村莊,人居環境水平大幅度提升。
![](/Files260/BeyondPic/2021-6/7/21060717287ac91f129ddee71d.jpg)
土門鎮劉灣村駐村干部杜俊告訴記者,“劉灣村大力開展以清臟、拆危、治亂、美化為主要內容的清潔村莊建設行動,成立了專門的網格化隊伍,對全村的基礎設施進行檢修和維護,在小巷道配備了垃圾桶40個,全村統一派發了垃圾車13輛,通過整治,劉灣村人居環境整體面貌得到較大改善,村民良好的生活習慣逐步形成,2019年榮獲了清水縣村莊清潔示范村的稱號”。
![](/Files260/BeyondPic/2021-6/7/2106071728544b1abb43ee9c10.jpg)
產業興、鄉村興。據了解,清水縣各鄉鎮按照“產業定帶、帶上選村、村分等級、遞次推進”的思路,圍繞全縣“五大產業片帶”,打造各自產業示范片帶,真正把鄉鎮片帶融入全縣片帶,推動全縣農業產業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發展。清水縣土門鎮劉灣村大櫻桃產業示范點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通過土地流轉和入股,使土地資源轉化為村民股權和股金,讓村民在收取租金和參與分紅中實現收益。
“劉灣村的大櫻桃示范點由村上的合作社流轉了新義村撂荒地300畝,種植大櫻桃250畝花椒50畝,帶動45戶常年務工人員25人,解決了村上村務工人員附近就業問題”。土門鎮劉灣村駐村干部杜俊說道。
![](/Files260/BeyondPic/2021-6/7/2106071728372b310fc0a56474.jpg)
今年以來,土門鎮按照“草畜一體”的發展思路,配套發展規;B殖和飼草加工產業,打造“抓畜牧產業,做飼草文章”的特色品牌。以“以養帶種、種養結合”的草畜一體化生態循環發展模式,全力推進牛場擴量增效和合作社規范提升。采取村社合一的方式,構建股酬勞一條鏈集體經濟收益。
清水縣土門鎮梁山村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梁建祥說,“合作社今年通過撂荒地整治,流轉撂荒地700多畝,用于種植飼料玉米,用以種促養的模式大力發展飼草產業,為周邊農戶進一步增加收入。2020年我們合作社通過用工方式發放工資28萬余元。”
![](/Files260/BeyondPic/2021-6/7/2106071728737b2160d173df01.jpg)
土門鎮副鎮長馮健明告訴記者:“土門鎮的鄉村規劃編制工作,總結起來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充分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通過召開群眾會,微信朋友圈等方式,確保規劃編制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規劃編制工作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已經開展了人居環境整治方面的重點工作,劉灣村制作花園圍欄,梁山村培育月季苗木等工作;二是高質量指導,高水平布局,高效率謀劃的思路,組建了一支掌握村情的干部,技術熟練的人才,思想超前的能人為主的鄉村干部隊伍,專抓全鄉的規劃編制工作,確保了工作質量;三是梳理歸納出涵蓋產業發展布局、人居環境、基礎建設等十個方面30條的規劃編制思路,引導群眾和黨員干部參與開展鄉村規劃編制工作,繪制出一張涵蓋范圍廣,內容具體可行,戰略定位準的宏偉藍圖”。
![](/Files260/BeyondPic/2021-6/7/21060717286a8b58d683d60933.jpg)
今年以來,清水縣搶抓被列為“省級鄉村建設示范縣”的機遇,積極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計劃建設達標村100個、精品村30個、示范村10個。精準把握“二十字”方針,緊緊圍繞“五大振興”,以成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鄉村綜合規劃、鄉村振興戰略示范片帶、產業化發展、鄉村建設行動及人居環境整治”十六個專責組和“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專班為抓手,不斷夯實工作落實組織保障。清水縣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抓緊編制村莊布局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結合總體規劃和多規合一要求,壓茬推進村莊建設綜合規劃,各鄉鎮結合村情實際,統籌做好村莊建設和產業區域布局,高質量推進鄉村規劃。對標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和康縣美麗鄉村建設模式,以提升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品質為核心,圍繞“村容美、庭院美、田園美、產業美、鄉風美”目標要求,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壯大多元富民產業,著力打造一批立足鄉土社會、富有地方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清水融媒記者 韋亞倩 馬堯)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