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392251985058494.jpg 1618392251985058494.jpg](/Files260/BeyondPic/2021-4/15/1618392251985058494.jpg)
今年來,清水縣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清水縣因地制宜,利用優勢資源打造特色產業,形成特色品牌,將特色轉變為市場優勢、經濟優勢,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群眾穩穩走向小康。
春風吹,播種忙。眼下正是清水縣魯冰花的播種時節,在千畝菊花基地,農戶們三兩成群分布在田間忙著播種魯冰花。對于當地群眾來說,魯冰花和菊花的種植讓他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愿望,方便了他們的生活,為他們帶來了豐厚收入。
“我們清水縣千畝菊花基地,今年種植的是大板菊180畝,金絲皇菊100畝,后期再種植200畝辣椒,30畝的魯冰花,魯冰花已種植完成,種植期間也需要大量的人工,會從周圍的村莊里叫來貧困戶(監測戶)和農戶,他們每天在這務工也可以增加他們的收入,六七月份魯冰花開始開花,九月份金絲皇菊,大板菊陸續開花,后面會有更多的游客來我們千畝菊花基地觀光,也可以帶動我們清水縣旅游業的發展。”千畝菊花基地負責人任慧濤說。
2019年,清水縣啟動活力菇食用菌產業示范園,以“黨建引領、園區示范、基地推廣、農戶參與”的發展模式開展食用菌種植。為提高經濟效益,園區還投資建設冷庫十間,烘干加工車間1500平方米,每座大棚均配備了可實現自動化控制的農業物聯網控制終端,形成了從種植、管護到采摘、分揀再到烘干、包裝、銷售的“一條龍”流程,給當地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我是草川鋪鄉新坪村的南紅斌,我今年從農發公司承包了兩個大棚,菌棒總計27000個,每個大棚預計收入是三萬塊錢,在這里只負責種植香菇,香菇的出售管理全部由農發公司提供,特別是技術這一方面農發公司就支持到底,每個大棚預計收入是三萬元以上,今年如果種的好的話,明年會承包更多的大棚,那就能掙更多的錢,可以,買車子,買房子,娶媳婦。”草川鋪鎮新坪村村民南紅斌激動地說。
“我已全面實現大棚承包,承包主體為18鄉鎮農戶,截止目前,已有23戶農戶完成了菌棒的進棚工作,覆蓋香菇大棚46座、木耳大棚11座、平菇大棚5座,后續在園區的統一部署下,將陸續完成剩余大棚的種植工作。” 清水縣活力菇菌業有限公司副經理張國瑞說。
3年來,清水縣活力菇食用菌產業示范園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年生產各類菌棒可達500萬棒,年種植香菇、木耳100萬棒,年產香菇等菌類400萬斤,可實現生產總值4000萬元、利潤800萬元,有效帶動了縣域內群眾增產增收。
今年,清水縣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持續做好產業用地規劃,繼續落實產業扶持資金,深化食用菌帶貧、生豬代養、苗木代育等模式,健全完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讓群眾脫貧后的生活更殷實,奔小康的底氣更足。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