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60/BeyondPic/2020-11/10/201110091835faaa8bcffcca1f.jpg)
“十三五”全面深化改革以來,清水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為統攬,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心,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經濟穩步增長、整體脫貧摘帽提前實現、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譜寫了歷史發展的新篇章。為“十四五”新時期打下堅實的基礎。
![](/Files260/BeyondPic/2020-11/10/20111009181d85924e6da7caf0.jpg)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任務,持續優化經濟結構,加速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效益,在“十三五”期間清水縣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9年底,全縣實現生產總值34.5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2452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0.6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0.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9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億元,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27130.5元、7683.4元,主要經濟指標較“十二五”末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全縣經濟發展呈現出總量擴大、速度加快、效益提升、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
![](/Files260/BeyondPic/2020-11/10/201110091896af7de052812484.jpg)
黨的十九大明確把精準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打好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清水縣聚焦“兩個確!蹦繕,執行“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舉全縣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笆濉逼陂g,2013年底建檔立卡的9.48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絕對貧困基本消除,123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實現整縣脫貧摘帽,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全面完成,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2019年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5812元,較2013年2680元增長117%,增速高于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個百分點。農村C、D級危房全部消除,農村安全飲水實現全覆蓋;11861名貧困家庭適齡少年兒童全部接受義務教育;貧困人口參保率100%,117個已退出貧困村均有種植、養殖等主導產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自然村通動力電、貧困村通寬帶實現全覆蓋;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自然村全部通硬化或砂化路;260個行政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建檔立卡戶家庭醫生簽約率100%、貧困人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100%,農村低保對象實現了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Files260/BeyondPic/2020-11/10/201110091833e82ecfbde6ce79.jpg)
“十三五”時期,清水縣圍繞一產調結構、二產擴總量、三產強基礎,打好優勢牌,走好特色路的方針,初步形成多點支撐、多元發展、多極增長的縣域經濟新格局,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二五” 末的32.9:21.4:45.7調整為34.9:5.4:59.7。穩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整合六大產業等入股資金建成“五園一中心”扶貧產業示范園,以林果、畜牧、蔬菜、中藥材、勞務等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累計建成干鮮果基地61.5萬畝,全縣畜禽飼養量達485.64萬頭(只),年種植蔬菜10萬畝、中藥材9萬畝、馬鈴薯11萬畝,年輸轉勞務7萬多人,創收10億元以上,薄皮核桃、清水粉殼蛋、清水半夏、邽山蜂蜜等品牌效應不斷顯現。
![](/Files260/BeyondPic/2020-11/10/201110091890c327498fbbc397.jpg)
![](/Files260/BeyondPic/2020-11/10/20111009180a03655f3a1aa005.jpg)
![](/Files260/BeyondPic/2020-11/10/20111009185436ece2e4ff7c80.jpg)
![](/Files260/BeyondPic/2020-11/10/201110091870c332c82e33b8e0.jpg)
![](/Files260/BeyondPic/2020-11/10/20111009180d202e48173235ad.jpg)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