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612221652e3e4076182d331e6.jpg)
清水縣農發公司自2018年6月注冊成立以來,始終牢記帶動企業、合作社發展壯大,帶動貧困農戶脫貧增收這一使命,緊盯產業發展和市場銷售兩大重點,切實發揮“對內組織生產、對外組織銷售”兩大職能,著力健全“公司+合作社+農戶”產業化聯合體運營和利益聯結兩大機制,圍繞市場建園區、抓生產,圍繞產品搭平臺、拓銷路,在農產品產銷對接方面做了一定的探索。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8122816137a3d913ac849634a.jpg)
用好農戶“錢”,扣緊聯結鈕。結合農村“三變”改革,創新“1+N+3”利益聯結機制(1即成立農發公司,N即吸納全縣現有龍頭企業,3即與合作社、村集體和貧困農戶建立帶動關系),推行以多方學習取經驗、頂層設計理思路、清產核資摸家底、因地制宜定產業、兩個覆蓋建組織、組建公司當龍頭、吸納企業促帶動、多種形式入股份、量化折股算分紅“9個步驟”和入股、配資、分紅“3個環節”為主的“三變”改革工作方法,縣農發公司共吸納全縣18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六大產業”入股資金3225萬元。采取股份合作、訂單生產等方式,投資1171萬元帶動4個合作社養殖肉牛1000頭;投資205萬元帶動6個合作社種植蔬菜860畝;投資300萬元,帶動3個合作社購銷蘋果450噸。2018年年底,縣農發公司通過合作社兌現2498戶貧困戶第四季度的六大產業分紅105.7萬元,全縣合作社累計兌現分紅428萬元,其中貧困戶249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50.1萬元。通過資金的盤活使用既解決了合作社、企業融資難題,也讓貧困農戶在享受資金分紅的同時,發展了產業,實現了產業扶貧資金的多重收益。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810172238f6a4b5e2356efb1c.jpg)
把好市場“脈”,建設產業園。縣農發公司充分發揮政策、資金、人才等資源要素集聚優勢,整合縣內外各類資源,按照“縣有產業示范園、鄉有產業基地、村有主導產業、戶有產業收益”的發展思路,科學制定全縣產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短平快”產業,籌集資金1.2億元啟動建設中藥材、花卉、食用菌、肉牛、加工物流、農產品展銷等“五園一中心”,謀劃建設蘋果、核桃、花椒等32個產業扶貧示范園,以園區建設帶動全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真正實現了“一個規劃統領、一套機制聯結、一臺機器運轉、一個窗口對外、全縣產業一盤棋”。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809152047f1f0cefd46de19e1.jpg)
走好加工“棋”,補全產業鏈。緊盯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短缺這一弱項,著力在加工扶貧車間建設上下功夫。由縣農發公司投資2000萬元建設清水縣加工物流園區,成立技能培訓學校、組建扶貧車間子公司,采取“車間統一規劃建設、勞力統一培訓、用工統一派遣、訂單統一管理、生產統一調度”“六個統一”的方式推進扶貧車間建設,投資100萬元建成“清水縣核桃加工電商扶貧車間”和草川鋪鎮腰林村分車間,吸納60多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2人。投資100萬元建成“白駝鎮服裝加工扶貧車間”,啟動建設蘋果套袋生產、紙箱生產等扶貧車間20個,通過扶貧車間建設,既解決了農產品精深加工不足,存儲配送難的問題,也實現了貧困農戶在家門口就業增收。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811042050537e0449bcc45ad4.jpg)
務好品牌“功”,撬開市場門。把品牌質量作為農產品銷售的“通行證”,按照“優中優”“特中特”“獨一味”的農產品品牌化發展理念,外引內聯、借智借力,縣域公共品牌建設步伐明顯提速。與深圳“農優一百”有限責任公司合作,打造“初祖農耕”縣域公共品牌,注冊“軒轅黃”“非子紅”“醉花牛”等產品商標,開發清水核桃、蘋果、蜂蜜、小雜糧等系列產品。成功舉辦“金梧桐縣域論壇?清水峰會暨清水縣第二屆電商論壇”,全國知名專家匯聚清水獻策獻智。去年11月底,縣領導走進新浪總部,參加由新浪發起的扶貧助威團、媒體扶貧紀實聯盟、“農品上熱搜”“百縣千紅新農人”計劃四項扶貧行動啟動儀式,有力宣傳推介了以“初祖農耕”為主的清水農特產品品牌。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809212006022b8bb4516ebd3b.jpg)
用好平臺“力”,拓寬銷售路。采取電商平臺、農超對接、扶貧專柜、展會促銷等線下線上融合的多種方式,拓展全縣農產品銷售渠道。組建電商運營團隊和線下市場拓展團隊,開發三農信息服務、眾合外賣同城配送平臺,建設同城配送蔬菜超市,開展“圓通助農”、微博“秒殺”和“雙11”“雙12”等線上營銷活動,實現銷售額200多萬元;組團參加楊凌農特產品展、天津網貨精品展等展銷活動,在縣內3個大型超市和天津市庫農天下有限公司的購物超市設立“扶貧農產品專柜”8個;借助東西部協作扶貧優勢,對接天津市河北區銷售土蜂蜜等農產品,價值180萬多元;在張英遠副市長的牽線搭橋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53所分兩批購買總價值60多萬元的胡麻油、花椒、核桃仁產品;開展“消費扶貧?十一歡樂購”農發公司助力合作社蔬菜銷售專項行動,銷售貧困村合作社蔬菜15萬斤,實現收入19.4萬元。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7061618437d657b73f7788cf5.jpg)
(架通產銷對接橋 拓寬產業發展路)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710231754f9c6fe7f66b809dd.jpg)
(架通產銷對接橋 拓寬產業發展路)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80911113372431e84dd0d709a.jpg)
(架通產銷對接橋 拓寬產業發展路)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8101722380ba1daea779c7b73.jpg)
(架通產銷對接橋 拓寬產業發展路)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810171905c26e73841c132b2d.jpg)
(架通產銷對接橋 拓寬產業發展路)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507201017c0500123bd6108d8.jpg)
(架通產銷對接橋 拓寬產業發展路)
![](/Files257/BeyondPic/2019-1/14/18101719060c21055b5fe4adbb.jpg)
(架通產銷對接橋 拓寬產業發展路)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