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為進一步全方位、多層次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清水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以及脫貧攻堅等各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開設【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欄,通過宣傳改革開放40周年全縣變化成就,全面反映在黨的領導下清水人民生活發生的大變化,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打贏脫貧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決心。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
清水:昔日務工闖世界 今天村里能掙錢
(清水縣滿天星雨服飾有限公司扶貧車間)
在清水縣滿天星雨服飾有限公司扶貧就業車間,記者看到,一間間寬敞明亮的廠房,百余臺嶄新的縫紉、熨燙器械在工人的操作中正常運轉,帶著脫貧愿景的員工干勁滿滿地開始了家門口上班的新生活。
(梁山村扶貧車間)
脫貧攻堅以來,為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落實就業扶貧政策措施,清水縣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有條件的鎮村率先探索建設扶貧車間,實現了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掙錢的致富愿望,告別了走南闖北打工的日子。
扶貧車間是清水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農村“三變”改革,推動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新型援建模式。
(資料圖片:外出務工招聘咨詢)
“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顧,孩子又在上學,自己身體也不好,且沒有一技之長,無法去遠處務工,這次家門口有了扶貧車間,村里照顧我讓我來上班。”清水縣宏昊花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員工竇秀梅說,在車間每月能賺到二千多元的工資,足夠她補貼一家人的生活了,“對貧困戶來說,這就是脫貧的保證。”
梁山村扶貧車間務工的貧困戶張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去南方打工,走的時候要拿鋪蓋,做好幾天車,一年才能回來一次家。現在好了,扶貧車間搬到了村里,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還能照顧家里……
(清水縣鑫樂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掃帚扶貧車間)
“昔日務工闖世界,今天村里能掙錢”。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在群眾面前變成了現實,真正實現了扶貧車間搬進村、貧困群眾走進廠、企業和民眾互利雙贏。
扶貧車間建設中,清水縣以全縣18鄉鎮無法外出務工人員、無法發展產業人員、進城陪讀家長、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等就業困難群體為重點,精準摸排全縣就業門檻低、增收效果好的縣域內用工密集企業,指導企業建立以農產品加工、中藥材種植等為主的扶貧車間,采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以企帶村、村企互動”,廣泛吸納、輻射帶動縣域內就業困難人員就近就地實現就業,穩定增收脫貧。
(清水縣宏昊花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伏椒加工車間)
此外,清水縣依托部門職能,為企業協調落實扶貧車間開辦場地,以小額擔保貸款、就業崗位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扶持企業與貧困村、貧困戶簽約建立結對幫扶關系,同時傾斜撥付技能培訓補助資金,委托企業堅持人崗對接、人崗相適的原則,開展“訂單”式、“定向”培訓,培訓合格后,由扶貧車間進行“托底安置”,為企業發展儲備人才資源。
截至目前,全縣已指導企業建立天森藥業科技種植有限公司中藥材加工、民興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蔬菜種植、清水縣益萬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加工等扶貧車間10個,吸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600余人,示范帶動全縣扶貧對象依技就業、靠技增收,實現脫貧摘帽,有效加快了全縣脫貧攻堅步伐。
(清水縣滿天星雨服飾有限公司扶貧車間)
下一步,清水縣將緊盯市場定位,狠抓資金投入、車間建設、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等關鍵環節,落實各項優惠扶持政策,不斷創優企業發展環境,將扶貧車間打造成民心工程和精品工程,努力擴大企業生產經營規模,推動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真正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為全縣如期脫貧摘帽作出積極貢獻。
(鑫樂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掃帚扶貧車間)
(清水縣滿天星雨服飾有限公司扶貧車間)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