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深入黃門鎮垃圾焚燒站,就垃圾焚燒站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
劉天波指出,清水縣采用先在村進行簡易垃圾分類,再轉運至村鎮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站,按照對可回收垃圾等進行分選分類回收,其余無回收價值的可燃垃圾則進入垃圾焚燒爐進行無害化處理,徹底實現先資源化,再減量化無害化的要求。黃門鎮垃圾焚燒站的建成運行有效解決了集中填埋方式帶來的占地面積大、周邊空氣污染、運輸帶來的沿途環境污染等問題,極大地保護了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劉天波強調,垃圾焚燒站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美麗清水建設的發展方向。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強化責任,結合黃門鎮垃圾焚燒站地域條件,合理規劃垃圾堆放點建設,確保堆放垃圾再次造成二次污染;要健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長效機制,加快垃圾焚燒站建設進度,有序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工作,不斷加大垃圾焚燒站周邊鄉鎮的垃圾收集統籌力度,農村生活應收盡收,選好垃圾運輸路線,密閉運輸,盡可能讓可焚燒垃圾在垃圾焚燒站進行統一焚燒,全面提高環保系統綜合能力水平,讓清水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地更凈。
清水縣黃門鎮垃圾治理工程所采用的垃圾原位焚燒工藝,采用國內先進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技術,生活垃圾廢棄物直接送入焚燒系統內進行高溫燃燒處理,經長時間的高溫焚燒、熱解產生的煙氣首先經過垃圾過濾層初步凈化,再經過完善的尾氣配套設施凈化后達標排放,杜絕二次污染現象的產生。黃門鎮垃圾無害化工作站規模為5t/d,占地約2.1畝,年處置垃圾能力3050t,覆蓋行政村莊13個,遠期受益人口16000余人。預計2018年9月完成調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