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清水>>正文
清水:精神力量是推動脫貧攻堅之魂(圖)
(2018/8/10 20:33:51)  來源:清水縣委外宣辦  打印本頁

  初秋,走進郭川鎮趙那村,蟬鳴聲此起彼伏彈奏著一曲曲和諧文明的奮進曲;干凈整潔的巷道,主題鮮明的文化墻讓人耳目一新;村史館內擺放的各種記載村里滄桑變遷的展品讓人憶苦思甜;文化廣場大柿子樹下,婦女在認真的做著手工,小孩子在高興的嬉戲玩耍,各種花卉競相開放;果園里更是一片繁忙景象……一個農村有這么高的顏值和氣質是怎么來的! 那群眾對脫貧致富的信心如何呢!昔日臟亂差,今朝大變樣,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樹立旗幟 凝聚脫貧力量

  說起該村的變化和文化事業的發展,大家都會提到一個人,他就是郭滿福,郭滿福2005年退休于天水市委黨校,2013年,年近七旬的他憑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家鄉的無限熱愛回到故里趙那村,和村組干部共同組織老黨員將閑置的廢舊小學校舍改造成了村史館。村史館建成后,他帶頭將自己的所有藏品悉數捐出,隨后又挨家挨戶上門動員村民主動捐出自家的“老古董”。

  2015年,他組織成立了趙那農民文體學校,組建了文體健身隊,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節目,積極參與了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常年義務參與村上的公益活動,累計為村上捐出的積蓄和獎金已高達12萬余元。

  郭滿福說:“群眾需要引導,通過一部分人帶動,慢慢的大家都會轉變觀念,凝聚發展力量,做到‘腦袋錢袋齊頭并進,精神物質同步小康’”。

  通過不斷教育引導,近年來該村多位村民被評為全縣十佳孝心少年、十佳清水好人、清水縣首屆道德模范、清水縣首屆文明家庭”等殊榮,同時通過積極組織開展“道德講堂”、“星級文明戶”、“好婆媳”、“常樂人家”、“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設立善行義舉榜和孝道紅黑榜,帶動村民向先進學習,樹立脫貧致富信心,凝聚脫貧攻堅力量。

  文化引領 凝聚村民人心

  昔日垃圾場,今日活動場,該村把村頭群眾平時倒垃圾的場地平整出1000平方米,進行鋪磚綠化,安裝了健身器材,建成了村級文化廣場,給群眾提供了活動場所,每晚健身鍛煉成為村民的必修課。

  2015年4月由天水市體育局掛牌成立了趙那村農民文體學校,組建了校文藝健身隊,從起初農閑時節群眾休閑健身納涼,已發展成現在50人的文藝健身隊,隊員中年齡最大的75歲。

  據郭滿福介紹,該村的文藝健身隊以當地原有的秧歌、小曲為基礎,定期組織排練民俗節目、傳承民俗文化、參與民俗展演,舉辦太極拳劍及廣場舞練習。郭滿福說:“通過開展各類文化健身活動,鼓勵群眾全民參與,增進了群眾之間的感情,婆媳關系更加融洽了,鄰里之間更加和睦了,鄉民民風更加良好了,群眾思想觀念更加先進了,村民們主動參與廣場及村莊環境衛生清掃保潔,人人爭當文明人,戶戶爭創文明戶,形成了環境共創,成果共享的良好氛圍”。

  “六學六比” 生活更有奔頭

  人不能閑著,思想更不能閑著,該村為了進一步凝聚人心,發展產業,推動脫貧攻堅,開展了“學技術、比果園,學本領、比光陰,學長輩、比孝敬,學知識、比考學,學道義、比文明,學先進、比公益”六學六比活動。

  趙那村村黨支部書記趙應科說:“以前我們村群眾思想還是比較落后,公益事業參與少,不積極不主動,通過近年來開展“六學六比”活動,群眾都在相互比較誰家的果園好收入高,誰家光陰好,誰家子女孝敬,誰家孩子考的大學好,誰家家庭文明,誰家公益事業參與積極等,群眾思想觀念明顯改善,產業收入逐年增加,生活一家往一家前面趕。”

  現年47歲的趙春芳是該村一名典型的現代職業農民,提起過去的生活,她眼角淚水不時的打轉。她是一名獨生女,父親去世的早,那時家里非常困難,可以說吃不飽肚子,她25歲時,由于生活的逼迫,她就和丈夫留下孩子和母親外出到一家養豬場幫人家養豬。趙春芳說:“那時和豬每天生活在一起,吃住都在豬圈,特別冬季上夜班時,冷的受不了,就把豬趕出來,在豬窩里取暖,因為豬窩里有暖燈。”她邊養豬邊學習養殖技術,幫別人養了五年后,她學到了技術,回家自己辦養殖場,同時經營飼料,2010年,她家的收入就達到18萬元。

  趙春芳說,生活逼迫她外出務工時,她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日子過到人前頭,不能讓別人看不起,在養豬的同時,她還作務6畝果園,現在生活很幸福。

  趙春芳說:“只要人勤勞,我們的生活一定會過好,黨的政策再好,需要我們自己動手,唯有勤勞能致富,左等右等難脫貧。”

  通過學、比和引導帶動,趙那村累計建蘋果園1723畝,形成家家有產業,戶戶有能人的致富格局。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由2014年底的88戶397人降到2017年底11戶46人,2018年預脫貧3戶15人,2018年底將剩余貧困戶9戶31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4%。

  精神扶貧 脫貧更有動力

  走進村民雷嘗嘗家,院子干凈整潔,屋內收拾的井井有條,雷嘗嘗的丈夫趙福堂迫不及待的翻開清水縣十佳先進集體暨個人風采錄【閃亮的坐標】,他一邊翻閱,一邊介紹,我們家的事跡在267頁,他說:“這是我們的榮譽,是我們的精神,這束鮮花雖然干枯了,但是我們認為她永遠是鮮活的,她不但是我們家的榮譽,更是全村的榜樣,這就是精神,人有了精神,生活就有信心,脫貧就更有動力”

  趙那村文體廣場建成后,雷嘗嘗一家義務為村上清掃廣場3年多,每日清掃廣場環境衛生成為她和丈夫的日常家務,在他們的帶動下村里人開始保護村內壞境衛生,村內環境衛生一天比一天好起來,她被評為2016年十佳清水好人。

  趙那村村民郭鵬志說:“我一直在養豬、種蘋果,但是技術不高,收益不太好,今年參加了村上舉辦的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宣講活動,通過專家講解,和大家探討,我對種養殖中存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今年將會如期脫貧。”

  今年,清水縣把“百人百課百講”理論宣講、興辦“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光榮脫貧戶”典型經驗宣傳宣講活動作為精神扶貧的有力抓手,通過集中宣講、輪流宣講、巡回宣講、點題式宣講、問答式宣講等方式進行。目前,開展“百人百課百講”理論宣講活動800多場次,新時代農民講習所18鄉鎮所有貧困村均已掛牌開講,開展講習活動600多場次,開展“光榮脫貧戶”典型經驗宣傳宣講活動460多場次,解決了群眾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大部分困難,提振了脫貧信心,讓脫貧更有動力。

  (群眾義務投勞)

  (農戶院落干凈整潔)

  (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農戶院落干凈整潔)

  (村內小車排成隊)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攝影相關圖片
麥積山大道改造工程正在全速推進 秦州大道項目正在全速推進(圖) 貴州劍河苗族同胞歡度“祈雨節” 迎酷暑 登長城(圖) 致敬,高溫下的工作者!(圖) 濟南大明湖夏日荷花盛開(組圖) 致敬,高溫下的工作者!(組圖) 為城市建設者“送清涼”(圖) 讓“溫暖”的涼意在酷暑中傳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