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啊,你倒是收拾好了沒有?我們要早一點去排隊呢”家住清水縣紅堡鎮張家里的張大爺一大早就催了好幾次老伴兒。
“好了好了,咱們現在就去找天津來的醫療專家吧”張大娘高興的回答。
張大爺一家是準備去清水縣人民醫院給患眩暈病多年的老伴兒看病的。前不久,遠在外地的兒子打來電話,說從清水縣人民醫院的微信公眾號上看到縣醫院來了天津的醫療專家,讓他們去看病。張大爺昨天晚上就和老伴兒商量好,今天一早要去縣醫院找蔡大夫。對于和張大娘一樣的患者來說,家門口來了天津的專家,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張大爺口中的蔡大夫名蔡皓偉,是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的一名中西醫結合主治醫師,醫學碩士,從事臨床治療和研究工作多年,擅長中西醫綜合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頸性眩暈、脾胃病、失眠;提倡“中西互補,針藥結合,內外兼治”。
今年7月初,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等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東西部醫療衛生協作,蔡皓偉醫生在天津市第二人民醫院的委派下,來到千里之外的清水縣人民醫院工作,開展醫療支援。一到清水縣人民醫院,他克服生活習慣、語言、環境等困難,立即投入到工作中,接診病人,和縣醫院同仁們一起一起查房,一起探討疑難病例,共同搶救危重患者,給大家業務講課,組織醫務人員學習醫療知識、最新的治療方式和研究前沿,一共探討疑難病的治療方案。
蔡皓偉說:“通過這段時間在清水開展工作的情況,我發現,目前,清水百姓最普遍的疾病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腦血管、心血管疾病,簡稱‘三高兩病’。健康脫貧,首先是打贏‘三高兩病’防治的攻堅戰。”
為了給清水的老百姓服務,蔡皓偉還申請了門診工作,每天接診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三四十人,他詳細為患者講解“三高兩病”相關防治知識,教大家怎么注意飲食,怎樣自我關注血壓、血糖情況,在什么時候就醫等等。他認為,只有通過醫務人員的不懈努力,才能讓百姓切實的從內心重視健康,樹立重視防病就是防貧的思想。
清水縣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副主任李萬義介紹說:“蔡醫生能離開大城市,克服重重困難來到我們條件不好的縣級醫院工作,本身就是一種自我的超越。在和他共事的這些天里,我發現他雖然年輕,但醫學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理念先進,對待患者熱情,對待同事謙虛、隨和,工作嚴謹,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實踐,對于提升落后地區醫療健康水平,蔡皓偉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認為,一是提高醫務人員從基礎治療過度到大健康的理念,堅持以防病為主,治病和治人相結合;二是在基于縣轄區內百姓生活條件偏低,醫學人才和藥物相對不足的條件下,提高百姓防病意識,改善飲食結構,健康飲食,做到自防、自治,及時就醫;三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暢通上下交流機制,學習最新的治療理念和指南,讓醫務人員治療更具科學性。
開展醫療幫扶只是東西部對口扶貧工作的一個小小的縮影。今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等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清水縣與天津市河北區“結隊子”、“認親戚”,河北區在產業、民生、教育、衛生、人才等方面動員全區力量,與清水縣構建了多層次協作、惠及更多清水困難群眾、兩地交流交往不斷加深的工作格局。河北區衛計委對口支援清水縣的健康扶貧工作,必將進一步提升清水的醫療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助力清水縣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
(天水在線編輯: 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