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決戰奔小康】不放松 不停頓 不懈怠 敢死拼命打贏脫貧攻堅戰
——深度貧困村梁山村精準脫貧路徑探析
![](/Files255/BeyondPic/2018-2/24/1802201001362a9cd02fe1a506.jpg)
梁山村黨支部書記馮小明與村民共商發展核桃、花椒、蘋果等增收致富產業,確保如期穩定脫貧!”緢笥浾摺「邫{
甘肅日報記者 白德斌
2月19日,大年初四。
昨夜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覆蓋了天水市清水縣土門鎮梁山村的溝溝壑壑。
清晨的太陽升起,通往村口的馬路上陸續來了很多村民,他們手里都拿著鐵鍬與掃帚。
“這條路,我們期盼了那么多年,F在修得這么好,我們要愛護好它!
在無數把掃帚的左右揮動中,一條深灰色的水泥路漸漸顯露出來,大約有五六公里,蜿蜒盤旋,如同印刻在山梁上一般。
幾十年來,路對于這個海拔2000米的小山村來說,意味著幸福與希望。
村民梁保祥來得最早,而且掃的最多、最遠,一直掃到了村委會的院子里。
因為他知道,今天村黨支部要召開一個非常重要的會議。
在農村,大年初四還正是過年的時候,為什么要著急開會?
“我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梁山村的關懷傳達給每一個群眾,讓大家感受到溫暖,增強脫貧的信心!贝妩h支部書記馮小明道出了緣由。
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梁山村的三個問題
全村42名黨員,除了年事已高行動不便和沒有回來的以外,其他的都來了,這其中包括20名流動黨員。
在大家的期待中,村支書馮小明講起了習近平總書記為何關注遙遠的梁山村,以及對村里脫貧工作的關心。
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成都主持召開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聽取脫貧攻堅進展情況匯報,集中研究打好今后三年脫貧攻堅之策。
馮小明作為全國僅有的兩名被推薦參加會議的村黨支部書記之一,在會上作了發言。
“讓我給習總書記匯報,真的沒想到。我給總書記一五一十地講了梁山村脫貧攻堅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他聽得非常認真,還問了三個問題!瘪T小明說。
為什么會選擇梁山村?在馮小明看來,可能是因為梁山村是一個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任務還十分艱巨。
在匯報了村里的道路、吃水、危房改造、孩子上學、林果產業發展等情況后,習總書記當場問了三個問題:“村里現在吃窖水的問題解決了嗎?”“村里種的蘋果都有什么品種?”“D級危房怎么定義?”
“解決了,現在通了自來水。”“蘋果有紅富士,還有花牛蘋果!”“D級危房就是需要推倒重建的,C級是可以維修的。”馮小明一一作了回答。
一問一答間,傳遞出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群眾的關心與關懷。
說完這些,馮小明還給大伙兒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每個人都聽得非常認真。
“習總書記說,要清醒認識把握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任務的艱巨性,清醒認識把握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提高脫貧質量,聚焦深貧地區,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
當馮小明講完時,會議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我很激動,也很感動,真的沒想到習總書記能這么關心我們梁山村!贝迕衽讼擦终f出了大家的心里話。
“我在外地打工,那天看新聞聯播,竟然看到了我們村的馮書記,特別興奮,感覺村里的發展得到了肯定,今后一定會更好!”村民劉吉祥說。
“除了激動、感動,我們還要行動,按照習總書記的要求,把我們梁山村的脫貧工作做好,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瘪T小明說。
只有牢記人民,才能贏得人民信任;把群眾冷暖掛在心上,才能獲得無窮力量。
在梁山村濃濃的年味中,一種向上的力量正在升騰。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城堡,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激發深度貧困村的內生動力
梁山村窮了那么多年,卻從2014年之后忽然間開始變了樣子,這是為什么?
“這一屆的村干部我們都很佩服、很信任,他們為村里做了很多實事,我們也受他們的帶動,只要村里需要干什么,大家都齊心協力地干!贝迕窳褐緩娬f。
梁山村距離清水縣城約35公里,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干旱山區,共有梁山、白水溝、陳堯、蒲灘、馮灣5個自然村,布局分散,僅僅把5個自然村走一遍,就需要兩個多小時。
村民梁志強10歲那一年,也就是1990年的時候,他上學需要走很長的山路,遇上下雨下雪,父母就不敢讓孩子去上學了。
“因為路很滑,怕出危險,之前就發生過幾個孩子摔傷的事情。”梁志強回憶說。
路,成為了梁山村與外界相連的最大阻礙。
直到2014年,一條2.5公里長的水泥路修通,才結束了梁山村多年來沒有通村公路的歷史。
然而,在這條路修通的背后,卻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們心里都明白,沒有村黨支部的努力,這條路也不可能那么快就修成!痹诖迕窳夯⒊煽磥,這條路是村黨支部堅持不懈爭取的結果。
2013年底,馮小明全票當選梁山村黨支部書記。
“不要看她是個女同志,干起工作來一般人可比不上!贝謇锏睦宵h員潘喜林說。
馮小明從小就在梁山村長大,對這個小山村有著特殊的感情。
二十多年前,馮小明有一次和母親去遠方的親戚家,同樣是農村,但是親戚所在的村子里卻有水泥路,馮小明對母親說:“如果以后我當了咱們村的村支書,一定要把路也修成這樣的。”
性格有些固執的馮小明,讓曾經說過的話都變成了現實。
當上村黨支部書記的那一天,她就主持召開了梁山村黨支部會議,但是很多黨員都沒有來,后來她一個一個地上門拜訪,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其實那時候大家都沒有信心,認為你開個會就能把事情辦成嗎?”馮小明說。
為了把黨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馮小明決定自己先動起來。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鎮里、縣里跑修路的項目,最終梁山村的通村公路項目列入了計劃,并且資金很快到位了。
當馮小明把這個消息告訴村民的時候,大家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隨之而來的是歡呼聲和七嘴八舌的交流聲。
“讓小明當這個支書,當對嘍!”老支書朱跟代感慨地說。
很快,施工隊進入了梁山村,打破了小山村的安靜。
然而,問題隨之而來。
“為什么先修白水溝的,不修我們的?”因為項目一期只有2.5公里,村民們開始爭執。
馮小明作了詳細的解釋,她作了一個三年的規劃,準備分步驟實施,到2018年年底全部實現5個自然村道路硬化。
在馮小明的帶動下,村里的黨員首先站了出來,幫助做解釋工作,而且率先表示支持村黨支部的工作。
村民們慢慢也想通了,之前提出質疑的村民也覺得是自己太心急了,事情要一步一步干。
“我們黨員要做榜樣,犧牲一點自己的利益,能夠換來很多群眾的認可,這是共產黨員的職責!痹洰斶^兵的村民梁百祥說。
去年修路的時候,占用了梁百祥家的一些耕地,他一分錢補償都沒有拿,鄰居原本是要擋一下,梁百祥就對他說:“這是全村的大事,我們能做點貢獻,應該感到高興!甭犃肆喊傧榈脑挘従硬辉贋殡y。
為了增強村里的凝聚力,馮小明建起了“梁山村黨員微信群”和“梁山村微信群”,在群里定期發布一些最新的政策,特別是有關村里的工作計劃,都要充分聽取大家的意見建議。
“一件事靠一個人是干不來的,只有大家心往一塊兒想,一起干才能成功。”馮小明說。
從四川參加完會議,馮小明就趕回村里,為村里春節期間的文藝活動做準備。
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三,馮小明每天都是匆匆忙完家里的事,就帶領村里的婦女一起排練舞蹈,為節日增添歡樂氛圍,也能夠增進與群眾的感情。
冬日的陽光照在梁山村,人們圍在“鄉村舞臺”的前面,四周都是大紅的燈籠,喜慶的鑼鼓聲傳遞著村民的喜悅與幸福。
馮小明領銜表演的舞蹈,引發了更多的歡笑聲,可能是大家覺得一個村支書跳舞的樣子和平時不太一樣。
路通了、水通了,梁山村的面貌在變化,變化更大的其實是村民的內心,他們的抱怨少了,自暴自棄的心態少了,“努力過上好日子”的觀念開始生根發芽。
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這樣的改變,更多的來自于村黨支部、來自于黨員的帶領。
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才是精準扶貧的精髓
追求夢想,離不開正確的方向;砥礪前行,更需要清晰的路徑。
貧有千種,困有百樣。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2013年當選村支書,2014年就開始了精準扶貧,馮小明起初也不是很明白到底怎么做到精準。
于是,馮小明認真學習中央和省里關于精準扶貧的政策文件,后來她發現,不僅要做到扶貧對象精準,而且扶貧措施也是要精準,要“對癥下藥”“一戶一策”,這樣才能見到效果。
通過4年的實踐,馮小明的思路得到了驗證——梁山村的貧困戶從原來的213戶,減少到了101戶。
“習總書記在四川的座談會上說扶貧要扶到點上扶到根上,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瘪T小明說。
除了道路、水利、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項目的爭取以外,馮小明在精準扶貧中堅持“一對一”做工作。
什么人適合干什么,就想辦法幫助他,會種蘋果的就幫他建蘋果園,會種花椒的就幫助種花椒樹,會養豬養羊的就幫他搞養殖,會建筑技術的就為他創造外出務工的機會……
雖然這樣做要費很大的精力,但馮小明堅持做下去。
過去4年,梁山村建成了2731畝果園,其中蘋果455畝、核桃680畝、花椒1596畝,目前已經掛果的1130畝,平均一畝收入1600元左右,這才剛剛開始,如果3年后到盛果期的話,一畝收入4000元以上沒有任何問題。
“我去年果園一共收入了2萬多元,一下子感覺生活寬裕了,大家都羨慕得很!绷夯⒊尚χf。
按照村里的發展思路,像梁虎成這樣的貧困戶有6戶,依靠種植蘋果樹已經實現了穩定脫貧;有15戶搞起了養殖,去年最少的收入2.5萬元;71人通過培訓拿到了技能證,有了證外出務工每個月工資可以多拿200到300元;有22戶建起了分戶式光伏發電,戶均收入3000元。
去年,全村人均收入達到5125元,貧困戶人均達到3648元。
“村里以前沒有什么產業,大家也不會掙錢,能把家里養活住就行了,F在我們把產業扶貧放在首位,農民的錢袋子慢慢鼓了起來,脫貧的信心也逐漸足了!贝逯魅侮惞鹪普f。
尹仲凱在外打工已經30個年頭,每年過年回來一次,今年他感覺最不一樣。
“今年感覺大家都很高興,大家愿意坐在一起聊天了,以前可不是這樣,都怕說自己的生活!币賱P說。
村民朱元林和尹仲凱是發小,幾天前,兩個人坐在一起喝茶,談起了各自的收入!拔腋杏X我還沒有他一年掙得多,而且在村里比較穩定,不像我還要在外面奔波!睆囊賱P的話里,我們能夠聽出村里的變化。
十幾天前,馮小明在村委會辦公室的墻上,貼上了一張新的表格,這是梁山村101戶貧困戶的脫貧計劃。
其中,52戶計劃通過管好果園增收,33戶計劃經過培訓外出務工,2戶因病致貧的通過醫療救助加上果園栽培實現脫貧,8戶家里有大學生的通過享受教育資助使其畢業工作后帶動家里脫貧致富,剩下的6戶沒有勞動力,主要依靠政策保障脫貧。
“這是我們和幫扶干部一起,挨家挨戶算細賬,制定出來的,爭取兩年內實現。”馮小明說。
這個計劃,101戶貧困戶每家都有,他們從計劃中能夠看到未來。
敢死拼命的不只有干部,還有貧困戶自己,一起沖鋒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
對于整個甘肅來說,脫貧攻堅是一場輸不起的硬仗,是一場必須打贏的決戰。
而在梁山村這樣的深度貧困村,更是如此。從黨員干部,到貧困群眾,誰都不能有任何的松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群眾既是脫貧攻堅的對象,更是脫貧致富的主體。要加強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激勵和引導他們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
“我聽了習總書記的這番話,感觸很深。如果貧困戶自己不努力向上,扶貧工作就很難有成效。我們在工作中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所以提高貧困戶的積極性很重要。”馮小明說。
讓梁山村富起來,是馮小明的夢想。
為了這個夢想,她一直在努力,就連高中畢業在外打工的時候,她都想著掙了錢回村里蓋個幼兒園,讓村里的孩子也有個快樂的童年。
2009年,當馮小明成為村里的文書后,她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中,養豬和種蘋果樹的事情都丟給了家人。
馮小明為了村里的脫貧事業拼上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像她這個年齡的婦女本應該在家里操持家務,照顧老人和孩子。
然而,她卻選擇了梁山村。
馮小明也動搖過,她想過放棄,那是在兒子高考落榜的時候。
兒子在縣城讀書,婆婆租房陪讀,但是由于身體原因沒辦法堅持下去,馮小明在去縣城陪兒子讀書和繼續當村支書兩者之間選擇了后者。
馮小明把兒子從縣城的高中轉到了鎮里的中學,也正是因為這一決定,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下滑,沒有考上大學。
“我不知道孩子以后會不會怪我,希望他能夠理解媽媽的做法。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候,在大家最團結的時候,我如果退縮了,心里難安。”馮小明說。
去年,父親也永遠地離開了。這對于馮小明來說,不得不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平時工作忙,沒有好好在家里陪父母,盡管村委會距離家只有十幾分鐘的路程。
“有時候感到很愧疚,但是我想如果父親還活著的話,他一定會替我高興的!瘪T小明自我安慰地說。
在馮小明的帶動下,村班子成員個個都把精力放在了全村的發展上。
“每年年底算賬的時候,看到哪戶脫貧了,心里特別高興;看到誰還沒有脫貧,也很遺憾,感覺壓力很大!贝迕裰煸终f。
“省委書記林鐸說,要以敢死拼命的精神沖鋒在前,全力以赴攻克深度貧困堡壘。這句話給我很大的鼓舞,我也經常講給貧困戶聽!瘪T小明說。
敢死拼命,不只有黨員干部,還有貧困戶自己。“我雖然家里條件差,但是我有信心脫貧致富,拼命往前奔,好日子就會來!贝迕窳罕O檎f。
馮小明說,梁保祥家里貧困的原因主要是母親癱瘓、兩個孩子都在上大學,家里只有妻子一個人在外打工。
“我特別想出去掙錢,但是母親需要我照顧。家里還有十畝地。不過只要有機會,我就在附近去干活,能掙多少掙多少!绷罕O榈臉酚^向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馮小明說,梁保祥特別上進,自己家庭困難,本可以享受低保,但他堅持要讓給別人。
“我知道有人比我更困難,更需要。我現在的困難是暫時的,扛過去這兩年,孩子一畢業就好了!绷罕O檎f得很輕松。
從梁保祥的身上,看到了拼命脫貧的精神狀態,也讓人相信他一定能夠做到。
“他脫貧肯定沒問題,去年種了5畝花椒,再過一年就可以有收入了。”馮小明也同樣肯定。
然而,并不是所有貧困戶都像梁保祥一樣,還有個別貧困戶自己不積極主動想辦法,躺在家里曬太陽。
有一戶就比較典型,也是讓馮小明很頭疼的扶貧戶。
“我給這位貧困戶做了很多次工作,但思想就是轉不過來,有時候看他不爭氣的樣子,真想給他幾拳頭!瘪T小明說。
這位貧困戶不愿意出去打工,他覺得苦,也不愿意種地。房子地基下陷,他也不管,成了危房,村里要幫他維修,他自己還嫌麻煩。
大年初四,馮小明專門找到這位貧困戶家,再做一次思想工作,讓他參加技能培訓,外出打工掙點收入。
“我不出去打工,出去打工房子誰來修?”這位貧困戶理直氣壯地拒絕馮小明的建議。
“你去打工掙錢,家里由村里幫你照顧,房子村里也給你想辦法!瘪T小明說。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勸說,這位貧困戶思想有所轉變,答應考慮一下。
“其實他去年出去打了兩個月的工,掙回來了3000多元,就是不吃苦,只要動起來,脫貧也還是有希望的!瘪T小明說。
馮小明在給習總書記匯報的時候,就提到了個別貧困戶“曬太陽”的問題,習總書記專門叮囑說,回去告訴大家,現在還不是曬太陽的時候,等脫貧致富了再曬,要樹立這樣的思想。
決不能“坐在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
“我把總書記的話講給大家聽,特別是貧困戶,希望他們能夠增強信心,加快脫貧致富的步子!瘪T小明說。
梁山村雖然很偏遠,但黨和政府的關懷,讓村民們心里倍感溫暖。
大年三十那天,正準備在大喇叭上給鄉親們講一講過年的注意事項時,馮小明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是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打來的。
“林鐸書記在電話里問我,年貨辦好了嗎?村民們都有肉吃嗎?我回答說辦好了,都有肉吃,他還讓我代他給群眾拜年!”馮小明說。
梁山村的這個年不同以往,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老人們圍坐在一起聊村里的變化,年輕人談著今年的計劃,孩子們也在說著未來的夢想。
一場拔河比賽,更增添了幾分競爭的味道,力量、團結、節奏,都在拔河中完美展現。
“這就像脫貧攻堅,只不過我們的對手是貧困!弊鳛椴门械鸟T小明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