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日記】靳文輝:產業扶貧筑起貧困群眾“小康路”
![IMG_20171016_120206.jpg](/Files255/BeyondPic/2018-2/9/1802091420105884413d854cb2.jpg)
(圖中右二為秦亭鎮黨河村第一書記靳文輝)
我于2017年7月被清水縣委組織部選派到秦亭鎮黨河村擔任第一書記,后于同年9月調整為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駐村以來,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縣關于脫貧攻堅的各項決策部署,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作為錘煉黨性、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把產業扶貧作為增加貧困群眾收入、筑起致富“小康路”的關鍵舉措,深入調研理思路,培育產業促發展,帶領群眾不斷拓寬增收渠道,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到村任職后,我把走訪群眾、聽取意見作為駐村工作的第一步,積極和原駐村工作隊長省政協民主協商報社副主編臧建軍、駐村第一書記人行副行長程新生、鎮包片領導副鎮長汪茂才、駐村干部郭虹及村組干部、黨員、群眾、產業大戶、高齡老人、勞務帶頭人座談,盡快熟知基本村情和貧困戶發展需求。通過深入調研,了解到自己所包抓的郭灣自然村依托立地條件建起了高山夏菜架豆王種植示范點,其中通過流轉土地集中種植37畝、分散種植5畝,共計42畝,長勢良好,7月底將進入采摘期,這是村上傾注駐村幫扶隊心血建起的示范點,也是自己下派第一書記要抓的第一件重要工作。
![](/Files255/BeyondPic/2018-2/9/17080209028f20b6582d8c366d.jpg)
發展產業的關鍵在于管理和銷售,種植的架豆王一旦銷售不出去一切為零,損失慘重,也將嚴重挫傷貧困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當得知鎮上有些村原來種植架豆銷售不出去的事例后,自己也倍感身上沉甸甸的壓力。但壓力就是責任、就是動力,只有帶領群眾真抓實干,把架豆王蔬菜銷售出去,才能真正樹立群眾加快發展致富產業的信心和決心。為此,自己把解決蔬菜銷路、加強組織管理作為頭等大事時刻放在心上。
為了抓好田間管理,自己依托原來在農牧局工作過的優勢,一方面及時向經作站站長寧樂怡請教聘請做技術指導,適時組織群眾加強田間管護,統一防病,統一除草,精細作務。另一方面,積極協調聯系工商局和政務大廳,幫助合作社成員注冊成立蔬菜種植合作社,搭建市場、合作社、貧困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依托合作社推動架豆王蔬菜產業健康發展。在工作中,自己多次往返于田地地頭,查看蔬菜長勢,做好現場記錄,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和合作社成員、貧困戶座談協商,提出最佳處理意見。同時,及時聯系同事好友,幫助整理撰寫合作社申請、章程、會議紀要等資料,上傳工商行政管理局網上業務辦理系統注冊、帶領合作社成員到縣政務大廳申請辦理。
為了提前做好架豆購銷工作,自己通過多種渠道,打聽周邊銷售市場價格,多層面聯系銷路,做到心中有數。7月下旬,自己連續幾天帶領合作社成員,從早上到下午,拿著第一茬架豆王蔬菜樣品,逐個到縣內佳樂超市、朝東超市、合家福超市等各大蔬菜超市及直銷店,與店老板洽談協商,議定蔬菜購銷事宜。并通過親朋好友、微信圈等渠道幫忙促銷,初步達成合作意向。7月26日,頭茬第一天下架的一千多斤架豆王蔬菜陸續進入縣內各大超市和蔬菜直銷店,自己感到由衷的喜悅,貧困戶難上也露出了一絲笑容。但困難還在后面,絲毫不敢馬虎、不敢懈怠。據測算,后幾天架豆王產量將會成倍增長,每天都要及時采摘不然變老沒人要,采摘投工投勞也是一大難題。當天架豆王送到蔬菜超市后,已是晚上八點多,自己深感疲憊。為了做好后面的架豆銷售工作,自己連夜返回村上,和合作社成員座談,對當天銷售、架豆采摘、車輛運送、組織協調等各個環節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一看鐘表,已是夜晚十一點半。合作社成員回家后,自己輾轉難眠,平時自己坐在辦公室工作,總感覺一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要做好一件事情確實難上加難,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天氣因素、勞力組織、安全運送、蔬菜保鮮等問題都是焦點,村上也有一部分不懷好意的群眾也在看笑話。第二天一大早,自己一方面督促合作社成員按照既定計劃組織勞力按時采摘,另一方面返縣聯系老家菜販一起到北道蔬菜市場考察聯系銷路,下午六點又返縣和蔬菜運送人員碰頭磋商后面購銷事宜。綜合分析后,又及時調整了蔬菜購銷方案。第三天,自己打印了黨河架豆王宣傳單及標貼,聯系進駐的幾家蔬菜超市和直銷店張貼在醒目位置,又在朋友圈、QQ群上宣傳,擴大黨河架豆王宣傳層面,打響品牌,以宣傳促銷售。同時,又主動通過親朋好友聯系周邊市場,對接周邊一、二級市場提高批發價格,拓寬銷售渠道,爭取外縣、外省銷售,增加銷售收入。從第四天開始,蔬菜批發價已然提高到每斤1.6元,銷量從第一天的一千多斤增加到四千多斤,翻了四倍,之后幾天都以這個價格銷售,通過銷售商直接批量發往陜西省西安市。到第二茬中期時,架豆王日采摘量突破萬斤,貧困戶逐漸嘗到到產業增收的甜頭。
![微信圖片_20180208180747.jpg](/Files255/BeyondPic/2018-2/9/1802091420cf8935dd77006da1.jpg)
為了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自己和合作社幾名成員協商后,決定蔬菜采摘盡量在黨河9個自然村貧困戶中雇工,通過村委會高音喇叭宣傳,雇用貧困戶中留守婦女到田間采摘架豆王,以50元每工日的價格支付工費,使當地貧困戶既通過種植、流轉土地獲利、又通過采摘出工賺錢,真正實現“三增收”……。
在20多天的采摘期內,通過合理有序組織,積極協調溝通,42畝架豆共銷售近6萬多斤,總收入達9萬多元,畝均收益3000元左右,黨河村架豆王試種成功,貧困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了,產業脫貧的信心更足了,貧困群眾看到了希望,高山夏菜架豆王真正筑起了黨河貧困群眾致富增收的“小康路”。(作者:秦亭鎮黨河村第一書記靳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