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5/BeyondPic/2018-2/2/1802020937709dbfa979611783.jpg)
(2017年10月27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在張呂村調研精準扶貧工作。左為張呂村第一書記田培峰)
2018年1月9日 星期二 天氣晴
今天是我在秦亭鎮張呂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的第131天。駐村幫扶工作雖然辛苦但也十分充實,村里的每一點點變化都讓幫扶隊員十分欣慰。自本月2日(上周二)天氣突變下雪起,寒冬飛雪總是下了停、停了又下。今天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天晴,近一周來幫扶隊員都在為全村群眾安全出行做宣傳、為幫扶戶和特困戶溫暖越冬送愛心。好天氣為幫扶隊員雪后初晴以實際行動再干實事贏得群眾認可又帶來了好機遇。
經與鎮上包片領導劉有文副書記商量,斟酌安排好幫扶隊員深入貧困戶再次摸清越冬中存在的難題,以準確匯報幫扶單位、動員社會力量全面幫扶后,我正要走我幫扶的呂天社家。猛然想起,呂天社母親金菊花新制作的手工純麻鞋還沒有上架,我村手工藝新品最近網店上架黯淡,網店近期沒有更新和裝潢,急忙收集照片聯系專業人員對網上店鋪進行再更新、再裝潢、再美化。
我正在電腦前上傳圖片,美化店鋪首頁,來村繳納新農合參合資金的貧困戶程首乾看到他家兒媳婦趙小娟網上制作麻鞋的圖片,湊過來說,“我們家的娃娃也能上電腦?那么丑你趕快放下來……”,于是來村上辦事的其他群眾也擠來看熱鬧。從他謙虛的話語中顯露出內心的自豪,更體現出在為其他群眾炫耀。我心里很舒坦,他家是我們幫扶隊策劃開設網店以來最受益的農戶之一,自產50多斤土蜂蜜我們幫助全部銷售,收入近3000元,僅僅2月時間幫扶隊員教導他兒媳趙小娟利用農閑制作的手工拖鞋,銷售了4雙,收入200多元,他能不高興嗎?
![](/Files255/BeyondPic/2018-2/2/1802020937c6686b74e83ac51f.jpg)
(張呂村群眾利用農閑時間制作的手工拖鞋)
在群眾圍在我電腦前你一言我一語熱鬧的“抬杠”聲中,我在一邊構思“裝潢”網店,一邊想著如何調動金菊花老人的積極性。早有群眾傳給了正在打掃區域衛生的她。佝僂的身影在強抑激動的步伐中,一邊自嘲地說“我做的鞋太老了,不上電腦……”,湊到我電腦跟前也來看。從語言和行動中,能感受至這位70歲的老人對她產品上網銷售的期待。她做好的一雙純麻鞋,我們早已幫助賣出。村上呂主任對她開玩笑說,“你看,你電腦上做鞋的像片多精神,好好做,各地的人都看哩……”,一句玩笑話,說出了我們張呂的實際—張呂村網上能找到照片的人不多,老年人更是少之又少。把她勞動的照片放在網上,無疑是對她精神上莫大的鼓勵,更能通過她吸引像她一樣的婦女利用農閑時間制作手工產品,充實我們“張呂”產品品牌,提升農戶的內生動力。在眾多群眾的圍觀中,網店更新完畢,除上架新制作的手工麻鞋之外,還上架了“手工竹籃”、“手工粉條”“手工莜麥面”等,產品的原材料、手工制作過程也基本完整地展示在了網店上。
看到她制作手工的圖片放上網店,看到產品上網只在經意之間,這位老人仿佛也意識到現在高科技也不是她內心的那么神圣,她也認識到,只要勞動,就有收獲。看到網上她的圖片,遠遠比幫扶她一百元錢、一袋米、一桶油要高興地多。
制作手工藝是我們駐村幫扶工作隊剛進村,為了加深與貧困戶的交流、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增加貧困戶收入而進行的一項利用群眾農閑時間舉辦的扶志與扶智相結合、農閑與農忙相結合,提升貧困戶內生動力的一項活動。旨在提升幫扶隊伍在群眾中的威信。
這項活動今天我能感覺到已取得了成效,但仍需繼續努力。發展手工藝,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開端,我們要重點在落實好項扶貧政策的同時,抓住“三變”改革的機遇,特別在專業化養牛、養蜂及高原夏菜種植等特色產業培育上下功夫,這就需要群眾配合和信任,今天的工作,已有十幾人信任我們,今后要繼續宣傳,加倍努力,贏得更多群眾的支持,確保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作者:張呂村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田培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