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清水縣將圍繞提升縣城服務功能和百姓獲得感、幸福感,著力補齊城區基礎設施和城市管理短板,提升縣城能級、品質,建設與經濟發展相匹配、與群眾期盼相契合的精致之城,努力讓群眾生活得更便捷、更舒心、更美好。
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嚴格執行三版縣城總體規劃,完成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完善園區和村鎮規劃,啟動編制綜合交通、市政基礎設施等專項規劃。完成村莊規劃編制任務,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建立定位清晰、統一銜接、功能互補的規劃體系。嚴格城市主要節點和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審查,強化規劃落實力和剛性約束力。
做大做強中心城區。堅持“東西延伸、南北拓展、舊城改造、功能完善”的發展思路,全力加快城市擴容提質。以省級園林城市創建為契機,大力開展城區綠化提升工程。實施博物館遷建、人防指揮中心、污水廠擴容提標改造、城區污水管網延伸、地下管網探測、城區路燈節能改造工程,引領城市向功能復合、多元共生方向發展。加快智慧城市、海綿城市建設,持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完善。
加強城市綜合管理。以“六城聯創”為目標,進一步理順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等事權范圍,形成運轉協調、靈活高效、相互協同、合力推進的城市建設和管理體制,切實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集中力量整治城市“八亂一差”等突出問題。加強城區市場和公共停車場建設,做好背街小巷整修硬化、人行道鋪裝改造、公廁改造提升、城區綠化美化亮化工作。健全物業服務企業約束和激勵機制,不斷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力爭80%的小區實現物業管理規范化。加大供熱企業監管力度,確保供暖期正常供暖。按照《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測評體系》標準,堅持勁頭不松、標準不降、力度不減,突出抓好12項特色創建工作,全面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構建區域交通樞紐。積極爭取靜寧至天水高速公路清水段、隴縣至榜羅公路清水段、麥積區社棠鎮至縣城國防戰備公路開工建設;建成縣城至社棠三級公路、紅崖觀至方灣村扶貧公路、縣客運汽車站和遠門、白駝2個鄉鎮汽車站;實施金集至賈川17公里、金集至南河川11.5公里縣鄉道改造,窄路基路面加寬改造24條62.8公里,縣鄉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5條101.6公里。以“路長制”為抓手,持續推進農村公路養護責任落實,全面提升農村公路綜合服務水平。
推進新型城鎮建設。堅持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按照“一鎮一業”、“一鎮一品”的要求,高起點規劃和建設紅堡、山門、賈川等一批農業產業型、商貿物流型、生態旅游型特色小鎮,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步伐,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