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全縣中藥材種植水平,培育群眾產業發展新動能。9月9日,清水縣召開中藥材種植座談會。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主持會議,縣委副書記仇金虎,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秦永斌出席會議,縣委辦、農業局、扶貧辦、經作站、農工部、秦亭鎮及中藥材收購、加工企業負責人、部分中藥材種植大戶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來自全縣不同地域的半夏、連翹、柴胡、牛子等中藥材種植大戶結合自身的種植實際,圍繞中藥材種植市場行情、種植存在的問題、對群眾增收的效果等方面作了踴躍發言,中藥材收購、加工企業負責人就當前中藥材市場、建立企業+農戶中藥材種植方式等進行了討論,會議現場氣氛熱烈。
天波指出,近年來,清水縣把干鮮果產業作為助農增收的扎根性產業,積極實施“全省核桃大縣”戰略,牢牢抓住建設60萬畝干鮮果基地不放松,已初步形成了東南北部干果、中西部鮮果的發展格局,林果產業已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扎根性產業。但是,在秦亭、山門等鄉鎮有部分村莊由于海拔高、氣候條件較差,不適宜發展干鮮果產業,相關單位、鄉鎮要積極做好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引導群眾積極發展中藥材產業,讓更多群眾參與,讓更多群眾受益,為實現群眾脫貧、貧困村摘帽打下堅實的產業基礎。
劉天波要求,目前正是全縣半夏采收的時期,縣農業局、經作站等相關單位負責人要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深入田間地頭,與種植群眾進行面對面的談心交流,實地調研全縣不同地域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群眾增收效果等,征求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對全縣中藥材種植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相關單位要積極組織大家深入中藥材種植基地參觀調研,學習成功的種植經驗,針對全縣不同地域的氣候、土壤、雨量等因素,合理布局、積極謀劃、精準定位,將發展中草藥種植產業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又一產業之一;縣委辦組織帶領中藥材企業、種植大戶深入秦亭、山門等鄉鎮,實地調研在高海拔、氣候差的村莊適宜種植那種中藥材,要認真聽取當地群眾的意見,為當地種植中藥材取得第一手資料;種植大戶要結合自己的種植實際,積極總結以往種植經驗,并在全縣進行推廣,帶動更多的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