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副縣長李康寧帶領縣政府辦、農工部、發改局、財政局、交通局、果業局、扶貧辦、工信局等單位負責人深入豐望鄉南家鋪村、槐楊村,草川鋪鎮火石村,就豐望鄉和草川鋪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進行了督查。
馬越垠先后深入豐望鄉南家鋪村、槐楊村,草川鋪鎮火石村,通過與鄉村干部、幫扶工作組長,第一書記、幫扶隊員座談,詳細了解了兩鄉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情況,并入戶走訪,與貧困戶拉家常、談家事、詳細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家庭收入、危房改造、產業發展等情況。馬越垠強調,鄉鎮、村干部及駐村幫扶工作隊要緊緊圍繞脫貧攻堅任務,緊盯村脫貧、戶脫貧各項指標,謀劃好幫扶措施,切實把脫貧攻堅到村到戶到人項目政策落到實處,確保年度脫貧攻堅任務按期全面完成。要進一步增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做好駐村幫扶工作對接,進村入戶吃透幫扶戶實際情況,幫助群眾算細賬、抓產業、促發展,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精準的措施,下足“繡花”功夫,扎實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
在豐望鄉南家鋪村蘋果園和草川鋪鎮火石村核桃園示范點,馬越垠仔細查看了果樹生長、掛果情況,與種植戶進行面對面的交談,詳細詢問了果園務作管理及市場銷售等情況。馬越垠指出,豐望鄉南家鋪村和草川鋪鎮火石村的產業發展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蘋果、核桃產業已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但隨著果園產業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走產業化發展路子、增產增效、做好后續管護至關重要。馬越垠要求,各相關部門要結合貧困村實際情況,發揮各自職能,科學制定產業帶分布圖,突出特色和優勢統籌研究謀劃產業發展,幫助貧困戶夯實產業基礎,提升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服務水平,走出一條特色產業助農增收的新路子。
座談會上,馬越垠聽取了豐望鄉和草川鋪鎮兩鄉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并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確要求。馬越垠要求,豐望鄉、草川鋪鎮和各有關部門要緊盯各項扶貧任務的落實,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以補齊短板為突破口,加快扶貧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建設,全力推進“1+17”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帶動群眾脫貧增收。豐望鄉和草川鋪鎮要充分發揮主體責任,圍繞“1+17”精準脫貧方案和“七個一批”工程的落實,聚焦危舊房改造等重點工作,制定好深度貧困村脫貧攻堅方案,把補短板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著力夯實穩定脫貧基礎。要按照全域無垃圾縣創建要求,圍繞增量垃圾生產,落實好“三筐一桶”戶分類,確保實現垃圾分類收集戶戶全覆蓋。要把“兩點三場”建設全面推廣,切實解決農村柴草亂堆亂放問題。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對村莊殘垣斷壁、塌陷房屋全部拆除,消除安全隱患。要持續開展好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認真完成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環境衛生保潔的長效機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安心舒心。
馬越垠強調,豐望鄉、草川鋪鎮和各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貧困村脫貧攻堅,切實強化責任擔當,把扶貧與扶農工作有機結合,重點在培育產業和提升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上精準發力。要按照產業化發展的思路,著力抓好富民產業的培育,成立專業合作社,促進產業發展提質增效,不斷探索完善果園管護機制,落實以黨員帶頭、能人示范帶動、土地流轉、“三變”改革等方式,讓貧困群眾參與到產業建設當中,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形成一家發展推動一村發展,一村發展示范帶動全鎮發展的新格局,真正實現富民增收。要突出真抓實干,實實在在地把扶貧政策落實到每個貧困群眾,讓真扶貧、扶真貧、真脫貧的要求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Files254/BeyondPic/2017-9/6/2017090604343128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