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深處有人家
天水市清水縣白河村脫貧記
![](/Files254/BeyondPic/2017-5/27/1705271707aaf4e5f4d845432c.png)
從清水縣城驅車一直往東,到山門鎮需要半個小時。山門鎮有水,綠樹成蔭,農作物容易生長,核桃樹、花椒樹覆蓋山野,生機勃勃。
按理來說,作為山門鎮黨委書記的韓勇應該高興才對,但更多的時候他并不輕松。“你看到的只是好的一面,還有一些村自然條件差,找到一條適合發展的門路都很難!表n勇直言不諱。
這些村里就有白河村。
沿著蜿蜒的山路,往白河村走,要翻過兩座山。山上滿是落葉松,在夏日陽光的照耀下,青翠欲滴。在丁香花點綴下,仿佛是一幅畫。
這是城里人向往的地方,但白河村人卻想著離開。
“這里自然條件差、脫貧任務重、脫貧基礎不穩固、脫貧退出短板多、自身發展動力不足。”長年負責白河村包片扶貧的山門鎮政府副鎮長桑鑫蕊說。
白河村距山門鎮12.5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氣溫10℃,屬典型高寒陰濕林緣山區。全村轄5個自然村112戶513人,2013年貧困發生率為56%。2016年底,仍有貧困人口40戶186人,貧困發生率為37%。
從56%到37%,白河村和每一個幫扶這里的人,努力了3年。而在此之前的數年里,白河村里有多一半的人不知道山外面的樣子,脫貧致富的能力自然可想而知。
“我最遠去過縣城。”苗天寶的妻子今年已經50多歲,只去過清水縣城兩回。坐在被煙早已熏成黑亮色的低矮土坯房前,她手里熟練地把麻稈剝成絲絲麻皮,全然不顧手會不會被劃傷。
“這個不值錢,賣不上價!彼f道。
在苗天寶屋前屋后,能看得見的有5戶人家,都依山而建。房屋結構基本相同,雖掩映在青山綠水間,卻難掩貧窮。
白河村的5個自然村極其分散,要走完5個村,需要一天的時間。在以前,這個時間并不一定夠。因為,現在都是水泥路,而幾年前還都是土路。
“以前并不是不管,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是可耕地太少,附加值高的農作物不適宜種,搞養殖離市場太遠。有效的掙錢門路就是外出打工,但是沒技能也不行。”桑鑫蕊說。
其實,問題的核心是沒有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比如沒有車可以通行的路,種了土特產、養了牛羊都賣不出去;比如有村民想搞養殖,但苦于沒有啟動資金,也只能是想想而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的開展,真正為白河村帶來了希望。
公路項目實施,讓白河村的村民們歡慶了好多天。由于全部是山路,修路的成本要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原本項目資金是不夠的,但是村民們自發投工投勞,比計劃工期提前了好幾個月完工。
有了路,與外面的聯系自然也多了起來。盡管苗天寶的妻子很少去縣城,但她的兩個兒子都在大城市務工。他們不僅掙來了錢,還開闊了眼界,準備用精準扶貧貸款養雞致富。
政府實實在在的幫扶,不只是改善了村里的條件,更重要的是增強了村民的信心。“有政府這么幫我們,還怕啥?”村民苗燕民說。
苗燕民有兩個孩子,都在山門鎮上學,妻子在鎮里租房陪讀,花費也不小。父母都生病在家,他必須留下來照顧,生活過得其實很窘迫。
“以前想做點什么都沒條件,現在有水、有電、有路,還能貸款,干什么都比以前強。”苗燕民說。以前的老房子太破舊,他申請了危房改造,現在馬上就要搬到新家了。
基礎設施建設,破解了白河村“先天不足”的問題,為發展打下了基礎。同時,當地政府還因戶制宜培育小規模扶貧產業,引導扶持有條件的農戶發展牛、羊、雞、蜜蜂養殖,種植甜玉米、務工等。此外,還對村民進行了電焊工、牛肉拉面、建筑工等勞動力技能培訓,并聯系了浙江、新疆等勞務基地可以外出打工。
李懷得在用一種古老的方法養蜂,所產的蜂蜜綠色、純凈、營養價值高。以前,就是自己家里吃,送親戚朋友。在政府和專家的幫助下,李懷得正在把養蜂作成一個小產業。
政府幫助整合資金,為愿意養蜂的農戶補貼購置蜂箱,提供養蜂的技術指導,并且聯系銷售。目前,村里已經有13戶養蜂農戶,年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
63歲的村民劉招財是村里典型的貧困戶,去年通過5萬元精準扶貧貸款,和兒子一起養起了土雞、牛,一年下來能掙五六萬元。
在白河村村委會,保存著一些白河村的老照片,還有一些過去的統計表,都似乎在證明一件事——白河村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盡管還沒有像有些已經完全脫貧的村子一樣,但是白河村的改變,付出的更多,成果的分量則更重。
“失聯和失戀差不多,都是為了尋找最終的出路。”這是在白河村蹲點采訪的中新社記者馮志軍第一次走進白河村時發在朋友圈的一句話。因為,越往白河村走,手機的網絡就會越弱,最終只有通話信號。
白河村,給馮志軍第一印象是脫貧致富的制約因素真的太多。然而,隨著駐村采訪的不斷深入,在與更多村民交流后,他也不斷被白河村脫貧致富的信心和取得的成績所打動。
白河,有著城里人向往的風景與寧靜;白河村人善良而真誠,他們已經有了要通過旅游掙錢的意識。
“城里人要是能在村里住幾天,肯定心情會很好!泵缪嗝裾f。按照他的想法,白河村美麗的景色就是最大的資源,如果能夠加大宣傳,讓外界更多的知道白河、了解白河,吸引大家到白河旅游休閑,就會帶來很好的收入。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白河深處的人家,裊裊炊煙中,升騰著生機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