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清水縣召開縣委十五屆二次全會暨全縣工作會議,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工作會議以及市縣黨代會精神,回顧總結2016年工作,兌現目標獎懲,安排部署2017年各項工作,動員全縣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鼓足干勁、合力攻堅,努力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開創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局面。
縣四大組織領導;人武部政委,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公安局局長、政委;18鄉鎮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260個行政村、4個社區黨組織書記;縣直各部門、各單位班子成員;省市駐縣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城區學校、醫院和農口部門下屬場、站、所、辦、中心負責人;260個行政村第一書記及相關企業負責人830多人參加會議。
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代表縣委常委會向全會作了工作報告。他說,2016年,縣委常委會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甘肅時“八個著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的決策部署,順利實現了“十三五”發展的良好開局。著重抓了“八件大事”:一是抓學習,增強政治定力。二是做表率,推進“兩學一做”。三是嚴紀律,完成集中換屆。四是聚心力,狠抓脫貧攻堅。五是謀全局,加快發展步伐。六是抓改革,釋放發展活力。七是促共享,增進民生福祉。八是盡主責,全面從嚴治黨。
劉天波指出,今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新一屆縣委、縣政府任期的開局之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甘肅時“八個著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緊緊圍繞協調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結合實際踐行五大發展新理念,積極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打好脫貧攻堅戰為重點,以“八個清水”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14651”發展戰略,著力集聚發展優勢,著力擴大有效需求,著力提升產業水平,著力培育新的動能,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努力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新的重大進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大口徑財政收入增長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5%和13%以上。
就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劉天波強調,全縣上下必須把準方向、聚焦發力,重點要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地見效。要統籌落實五大重點任務,緊盯脫貧攻堅短板,加快提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創新發展、資源環境等支撐能力;要緊盯完善產權保護、人力資本開發、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的制度機制,著力補齊軟短板;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緊盯市場需求變化,突出抓好調結構、提品質、樹品牌、促融合等重點工作,著力提升農業供給質量和水平;要全力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以規劃編制為引領、以核桃蘋果區域產業培育為基礎、以園區建設為載體、以提高政府管理服務能力為保障、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壯大;要大力發展“溝域經濟”,加快牛頭河溝域經濟規劃建設步伐,積極探索創新“溝溝有主題,帶帶有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好特色發展之路。二要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縣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進一步強化“一號工程”意識,堅決把脫貧攻堅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來抓,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彌補最大短板的有效途徑來抓,深入推進聯村聯戶為民富民、“1236”扶貧攻堅和“1+17”精準脫貧“三大行動”,全力以赴打好“四場硬仗”,確保全年減貧1.2萬人以上,為整縣脫貧打下堅實基礎。要著眼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打好基礎設施“攻堅戰”,大力實施“貧困村整體提升工程”,繼續推行“1+10+5”模式,抓好涉及1430戶6966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全面完成遠門、豐望等5處農村供水鞏固提升工程,提前實施2018年104個一事一議巷道硬化項目,年內實現貧困村巷道硬化全覆蓋;擴大信息進村入戶覆蓋面,采取“20+10”財政投入模式,扎實推進村容村貌整治、“鄉村舞臺”建設等工作,推動公共資源在村與村之間均衡配置;要著眼增強脫貧內生動力,打好“輸血”與“造血”并舉的“持久戰”,堅持把發展生產扶貧作為主攻方向,借鑒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市場走“四跟四走”的產業扶貧模式,精心算好6筆脫貧增收賬,讓更多貧困戶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受益;要著眼啃下“硬骨頭”,打好差異化扶貧“大會戰”,把遠門、新城、秦亭、山門4鄉鎮和太坪梁、大陸梁、玉屏梁三個特困片帶作為集中攻堅的主戰場,繼續實施差異化扶貧和集中連片攻堅,確保4鄉鎮3片帶48個貧困村2989戶1.4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要著眼完善扶貧機制,打好脫貧質量“保障戰”,深入推進“11558”精準扶貧干部下基層活動,不斷推進雙聯行動和脫貧攻堅行動融合聯動,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村施策,切實提高雙聯和駐村幫扶實效,認真落實“853”精準脫貧管理辦法和“4342”脫貧驗收責任體系,繼續鞏固已經摘帽的貧困村、貧困戶,保證脫貧質量得到老百姓認可。三要加快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攻堅突破。要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圍繞新型城鎮化建設、棚戶區改造、環境污染治理設施第三方運營管理、精神衛生綜合管理等方面謀劃開展一些試點,創出可推薦、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要壓緊壓實各級責任,,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要加快對外開放步伐,緊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積極組織經貿往來和清水特色農產品宣傳推介營銷活動,著力打造向西開放、文化交流、經貿合作重鎮。四要扎實推進項目建設落地開花。要以“3341”項目建設工程為統攬,堅持籌劃項目抓前期、簽約項目抓落地、預備項目抓開工、續建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投運,不斷增強投資后勁,充分發揮項目投資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的關鍵作用,狠抓謀劃爭取確保全年完成項目儲備200項、爭取無償建設資金10億元以上;狠抓招商引資增強發展后勁,提高招商引資質量效益;狠抓落地生根,深入開展“三促進、三清理、三核查、三建立、兩保障”行動,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計劃。五要統籌推進城鄉發展互惠一體。要著力抓好縣城建設,堅持“東西延伸、南北拓展、舊城改造、文化興城、產城融合、功能完善”的總體思路,統籌推進東城區和西城區開發,著眼拉大城市東西總框架,切實把縣城建設成領跑縣域經濟的“火車頭”;要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相互融合、協同發展;要全面提升城鄉治理水平,堅持吧“六城聯創”作為提升城市軟實力和群眾幸福感的有力抓手統籌推進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發力重點,力爭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全國衛生縣城獲得命名。六要務實推進和諧社會共建共享。要傾力保障民生,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最大限度滿足文化、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方面的民生需求;要著力維護和諧穩定,把和諧穩定視為民生之本、百姓之福,逐級落實維穩責任,統籌推進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加強防爆處突和反恐維穩工作,扎實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行動和社會治安嚴打整治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要大力推進綠色發展,讓天藍、地綠、水清的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大美清水”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劉天波強調,全面從嚴治黨,貴在久久為功,重在狠抓落實。要強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責任落實,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靠實責任擔當,進一步讓黨的領導、黨的工作和黨的組織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面覆蓋、全面體現,保障全縣各項事業乘勢而上,蓬勃發展。要抓好思想政治建設,結合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持做到“一講三看”,使全面從嚴治黨真正深進去實起來見成效。要抓好基層組織建設,全面落實“12345”工作思路,推行“三單一賬”制度,堅持不懈地把基層組織建設成為激濁揚清的戰斗堡壘。要抓好干部隊伍建設,堅持好干部“五條標準”,健全完善“654”和“五用五懲”選人用人機制,為縣域經濟提檔升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要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深入貫徹落實“3783”主體責任體系和“866”衡量檢驗標尺、“111”督查落實細則,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持續凈化黨內政治生態。要抓好輿論引導工作,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和主動權,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好,把社會進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眾的愿望反映好。
劉天波要求,全縣上下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市委的正確領導下,要振奮精神,鼓足干勁,努力譜寫脫貧攻堅戰新篇章,奮力開創清水經濟社會崛起跨越發展新局面,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簡要回顧了2016年全縣經濟工作。他說,2016年,全縣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積極踐行“五大發展新理念”,大力實施“14651”發展戰略,在攻堅克難上勇于擔當、在補齊短板上主動作為,全縣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順利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實現生產總值41.45億元,增長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7億元,增長1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8億元,增長10.1%;固定資產投資66.76億元,增長12.6%;大口徑財政收入3.76億元,增長1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27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6元,增長8%。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生產總值增速居全市第三,趕超進位取得了明顯成效。
馬越垠強調,抓好今年經濟社會各項工作,要重點在九個方面聚焦發力。一是脫貧攻堅要以整縣脫貧為目標,在精準施策、補齊短板上聚焦發力。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十抓十促”的總體思路,縣財政繼續投資1億元、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4億多元,全力打好基礎設施“攻堅戰”、“輸血”與“造血”并舉的“持久戰”、差異化扶貧“大會戰”、脫貧質量“保障戰”,確保年內實現1.2萬人穩定脫貧。具體工作中要做到“五個緊盯”。二是項目建設要以爭建并舉為重點,在擴大總量、強化支撐上聚焦發力。對今年確定的176個重點建設項目,要抓開工、抓投資、抓進度,確保每一個項目按時間節點達到形象進度要求;高標準、大手筆打造邽山生態園、花舞北山園、“三帖苑”建設、牛頭河北岸全民健身公園等項目;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環境污染小、帶動能力強的招商引資項目,完成到位資金47億元以上,增長12%。三是三農工作要以培育特色產業為根本,在優化結構、提質增效上聚焦發力。持續推進四大支柱產業全面發展,大力實施“4566”現代農業推進計劃,春季新建林果產業基地3.8萬畝、標準化養殖場(區)15個,全力推進“六大示范工程”建設,持續壯大五大富民產業;積極實施龍頭企業培育工程,推動龍頭企業發展壯大;不斷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1.2萬畝、重點項目造林2萬畝,全力推進縣城南北兩山1.55萬畝生態綠化工程;完成邽山生態園綠化3000畝,鄉鎮道路綠化18條1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平方公里,新修堤防5.05公里,建成高標準農田3萬畝。四是工業經濟要以園區引領為方向,在轉型升級、實體培育上聚焦發力。突出創新驅動“主引擎”,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造園區平臺“新高地”,加快集聚優質資源要素;完善轉型升級“產業鏈”,全面構建工業產業體系;狠抓特色產業“主力軍”,全力以赴發展實體經濟;緊盯招商引資“牛鼻子”,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動能;圍繞優化環境“強磁場”,著力提升全程定向服務。五是第三產業要以開發開放為主線,在深度融合、打造亮點上聚焦發力。把加快第三產業發展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以文化旅游發展為引擎,以拓展新興服務業為重點,著力提高第三產業發展水平。六是城鄉建設要以宜居宜業宜游為核心,在提升品位、改善環境上聚焦發力。堅持規劃引領,優化城鄉布局;突出項目帶動,加快城市建設;注重綜合施策,改善人居環境;高起點規劃建設紅堡鎮和紅堡崔劉、賈灣“一鎮兩村”新型城鎮化試點,同步打造秦亭、山門等一批小城鎮;全面開展“全域無垃圾縣”創建活動,助推全國衛生縣城創建工作再上新臺階。七是深化改革要以重點突破為關鍵,在增強動力、激發活力上聚焦發力。八是社會事業要以均等普惠為基礎,在優化服務、協調發展上聚焦發力。九是民生保障要以共建共享為統攬,在惠民利民、增進福祉上聚焦發力。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全力辦好為民承諾“十個方面35件民生實事”,讓廣大群眾享受更多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全面落實創業就業政策,積極推進城鄉創業就業,輸轉勞務人員7萬名,創勞務收入12億元;重視支持殘疾人、慈善等事業,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馬越垠要求,各級各部門要以視責如山的擔當、守責如城的忠誠、履責如冰的審慎,務實重行,競進作為,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的臺階。一要把抓落實作為干好公主的主旋律,緊緊圍繞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的各項部署,切實把各項工作目標化、責任化、具體化,全力辦成一批大事、攻堅一批難事、辦好一批實事。二要把提效能作為干好工作的生命線,強化標準意識和效率意識,制定“路線圖”,劃分“時間表”,確保各項決策和既定事項在規定時限內全面落實。三要把重擔當作為干好工作的原動力,著力破解項目建設、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征地融資、城鄉統籌、民生改善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難題,切實增強發展動力、激發發展活力。四要把嚴督查作為干好工作的關鍵點,把實行全過程督促檢查和跟蹤問效,確保各項決策部署真正落到實處。五要把守紀律作為干好工作的高壓線,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嚴格落實“八項規定”,以清正廉明的公仆形象取信于民、服務于民。
會上,縣委副書記王新強,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牛永禎宣讀了表彰決定;縣委、縣政府兌現了2016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考核結果獎懲,隆重表彰獎勵了2016年工作中各方面的先進典型。
會上,縣委副書記王新強安排了精準扶貧、全域無垃圾縣創建、黨校、工青婦等方面工作;縣委副書記張濤安排了“雙聯”、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馬利民安排了黨風廉政建設、紀檢監察、執紀問責、責任追究、干部紀律作風等方面工作;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牛永禎就發展和改革、項目、財稅金融、審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勞務經濟、安全生產、民政、統計、糧食、物價、科技、地震、地方志、殘疾人事業、依法行政、政務督查、政務公開、行政審批、節能減排、人民武裝、創建全國雙擁模范縣城等方面工作進行了安排;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周濟就基層組織建設、干部隊伍建設、人才工作、機構編制、老干部、黨史辦等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縣委常委、永清鎮黨委書記張煒安排了城市規劃區建設、城區管理、城中村治理工作;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李振安排了黨的統一戰線、民族宗教、科協、工商聯工作;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秦永斌安排了政法、綜治、維穩、信訪、反邪教、國家安全、創建全國平安縣城、依法治縣、“七五” 普法工作;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盧芳安排了宣傳思想、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十佳”創建、“丁酉年(2017)公祭軒轅黃帝大典”、紅十字會、文聯、檔案等工作;副縣長王懷珍安排了城鄉規劃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國土資源管理、工商管理、商貿流通、工業經濟、招商引資、非公經濟、打擊傳銷、市場建設與管理、創建全省園林城市等方面工作;副縣長馬小平安排了農業、林業、水務、畜牧、交通、供銷、果業、氣象、創建全國生態文明縣工作;副縣長李寶玲安排部署了教育體育、衛生計生、文化文物旅游和廣播影視、食品藥品安全、創建全國衛生縣城等方面工作,并就抓好今年各項工作落實講了具體意見。
部分單位、鄉鎮、村還就2016年全縣特色亮點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作了大會交流發言;2016年度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考核排名最后一名的鄉鎮、部門做了檢討發言。
會議以書面形式印發了省委十二屆十九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七屆二次全會暨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傳達提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