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清水縣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扎實推進雙聯行動、“1236”扶貧攻堅行動、“1+17”精準脫貧行動和“11558”精準扶貧干部下基層活動,全面落實扶貧開發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和黨政主要領導的第一責任,堅持做到“六個到位”,著力構建起“群眾愿意干、干部帶著干、社會幫著干、機制保障干”的工作格局,大膽探索創新扶貧模式和扶貧路徑,打出了一套具有清水特色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組合拳”,產生了巨大政策效應,取得了階段性顯著成效。
【脫貧攻堅】
清水:“4566”農業推進計劃讓脫貧更有抓手
(林果產業)
近年來,清水縣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實施“4566”現代農業推進計劃,全面落實優勢產業精準布局到鄉實現“一鄉一業”、特色產品精準規劃到村實現“一村一品”、致富項目精準落實到戶實現“一戶一策”、技能提升精準培訓到人實現“一人一技”四個精準到位,全力推進林果、畜牧、蔬菜、藥材、勞務五大主導產業,精心算好“干鮮果+牛(羊)、干鮮果+蔬菜、干鮮果+藥材、牛(羊)+藥材、藥材+蔬菜、勞務+土地流轉”六筆增收脫貧賬,著力建設“6個5萬畝干鮮果產業提質增效示范區、3鄉10村果品產業富民增收示范區、10萬畝高原夏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10萬頭現代畜牧業發展示范區、5萬畝中藥材標準化生產示范區、10萬畝縣城南北兩山生態綠化示范區”六大示范工程,持續推進富民產業建設大突破,進一步夯實群眾增收基礎,讓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有了新抓手。
(畜牧養殖)
該縣實施“4566”現代農業推進計劃,精心算好“干鮮果+牛(羊)、干鮮果+蔬菜、干鮮果+藥材、牛(羊)+藥材、藥材+蔬菜、勞務+土地流轉”六筆增收脫貧賬,全縣扶貧對象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特別是把林果產業作為脫貧增收的主導產業,貧困戶累計建園 6.47萬畝,戶均達到4畝,80%以上的貧困戶實現了人均2畝園。堅持“造血式”扶貧,開展各類培訓157期11843人(次),輸轉貧困家庭勞動力1.87萬人,創勞務收入1.1億元。狠抓電商扶貧,全縣18鄉鎮全部建立電商服務站和物流快遞網絡,建成村級電商服務點171個、農村網店444家,實現交易額6984萬元。依托國家能源局的定點扶貧,大力推進光伏扶貧試點縣建設,張楊村200戶光伏項目并網發電、戶均增收1900多元,2016年617戶戶用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勞務輸轉)
(光伏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