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s253/BeyondPic/2017-2/4/170118220790f51e69a09000ea.jpg)
不同的人心中對幸福的理解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對幸福的演繹千差萬別。家住清水縣秦亭鎮柳林村蒲山組的農村婦女魏巧珠,對幸福的理解卻是:孝敬父母、勤儉持家、鄰里和睦、子女成才。
今年四十九歲的魏巧珠,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也是方圓幾十里中平凡的一戶,她在過著平凡生活的同時,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魏巧珠和丈夫自1989年結婚以來,一直與公公婆婆一起居住,在生活上,不僅孝敬老人,更是噓寒問暖,家中大小事常常要征求老人的意見,使得他們覺得自己備受尊重。今年前半年96歲的公公和95歲的婆婆身體大不如前,因兩個兒子上大學,家里缺資金,為了能夠上兩個孩子好好上學,她的丈夫長期在外務工,全家的生活就靠她一人支撐。魏巧珠為了照顧年邁的公婆,農活沒時間干,她說:這地不種了,也要照顧好兩位老人。她在丈夫看過的村醫書上自學了一些基礎的知識,現在兩位老人一般的小病魏巧株都知道該吃什么藥,打針、吊水她也會。平時利用閑暇時間種些菜、養了幾只雞,能夠滿足老人日常營養的需要。現在二老的眼睛有些看不清,魏巧株每天要給老人喂飯喂水,幫老人洗臉梳頭。一有空,她就陪老人解悶聊天。有人問過她一個人照顧兩位老人累不累,她只說這是作為一個媳婦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雖然只是普通高中畢業,但是村里人都說她教育子女很有一套。她不僅重視孩子的學習,更注重培養子女獨立生活的能力,時時鼓勵孩子刻苦學習,教給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在孩子上學期間,經常主動聯系老師,了解孩子的在校學習和成長情況。如今,大兒子考上了山東齊魯醫學院,二兒子在吉林政法學院學習,村里人都羨慕她。
在家里,她是好妻子,好母親,好兒媳;在外面,她是好鄰居、好村民、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