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天水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主持召開十五屆縣委第三次常委會議,傳達學習中央和省、市關于安全生產方面的指示精神及相關辦法、條例;學習了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研究了全縣抓好環保工作方面的意見。
清水縣委常委馬越垠、王新強、張濤、馬利民、牛永禎、周濟、張煒、李振、盧芳等出席會議;縣政協主席丁旺喜,副縣長王懷珍、馬小平、李寶玲及相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央、省、市主要領導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學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甘肅省安全生產條例》、《甘肅省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辦法》,聽取了清水縣關于全國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及“省市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的貫徹意見。
會議強調,安全重于泰山。全縣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問題,深刻吸取各地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教訓,迅速傳達學習落實會議精神,克服麻痹和僥幸心理,逐級靠實工作責任。要加強組織領導,抓好安全排查治理工作,徹底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強化風險源頭防控,深入排查事故隱患,著力整治交通道路安全等突出問題。要全覆蓋、無盲區、零死角徹查治理安全隱患,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預案“五到位”。 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大檢查、大整治,加強對全縣各鄉鎮、各行業主管部門及各重點企業大檢查工作開展情況的督查力度,落實好安全生產的各項舉措,督促各生產經營單位企業把主體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人員,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最小單位,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確保全縣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向好。
會議學習了《環境保護法》和《大氣污染防治法》,研究討論了清水縣環境保護責任清單,聽取了清水縣抓好當前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要求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并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當前,全縣生態環境方面尤其是垃圾處理等方面存在突出短板,縣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城鄉飲用水源達標率與上級考核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各級各部門各鄉鎮務必要按照縣環保局梳理的235個責任清單,對號入座,認真整改,確保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持續好轉。會議強調,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將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工作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責任追究范疇,各單位要時刻牢記環境保護損害擔責、失職追責、履職免責的基本要求,立足本職認真履好職、盡好責。環保部門要加大環境執法檢查力度,嚴格實行“任務清單制、工作責任制、掛牌督辦制、預警約談制和責任追究制”等五項制度,明確各相關單位和部門環境保護職責,有效解決全縣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形成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持續推動全縣環境質量不斷優化。
會議還研究和安排了其它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