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清水縣在清河灣舉辦“我為受災果農賣蘋果” 網絡銷售媒體推介活動,深入開展電商扶貧工程,積極探索“媒體+電商”、“大小牽小手”電商發展模式,進一步推介宣傳清水特產、助推清水電商發展、助力貧困農戶增收。本次活動由清水縣人民政府、甘肅省廣電總臺主辦;甘肅農村廣播、甘肅文化影視頻道、清水縣委宣傳部、清水縣商務局承辦。
(省廣電總臺農村廣播總監吳雋介紹“我為受災果農賣蘋果”網絡銷售活動開展情況)
清水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李振主持推介活動。省廣電總臺電視新聞中心、交通廣播、經濟廣播、農村廣播;文化影視頻道、經濟頻道、都市頻道、少兒頻道、公共頻道;絲路明珠網;甘肅經濟日報、天水日報、天水在線、新農村報道等共計14家新聞媒體及縣直各部門負責人,18鄉鎮分管領導和電商業務骨干參加了推介活動。
推介活動上,縣政府副縣長楊慶森致辭并介紹了全縣產業發展情況;省廣電總臺農村廣播總監吳雋介紹了“我為受災果農賣蘋果”網絡銷售活動開展情況;縣政府副縣長王懷珍介紹了全縣電子商務發展情況。隨后,14家媒體一行先后深入永清鎮常楊村、陳家塬蘋果示范基地,就電子商務發展運營模式、供貨渠道、產業發展等情況進行了聚焦采訪。
據了解,本次活動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0月18號至11月18號,啟動網店銷售工作。第二階段為11月18號至“雙十二”前后,該階段將啟動阿里巴巴“聚劃算”活動,預計兩個階段能為清水縣銷售50萬斤受災蘋果。從10月18號開始,已有12家網店啟動售賣工作,社會反響良好。為了使本次活動達到預期效果,在大力動員電商力量的基礎上,省廣電總臺積極協調駐清水縣的8家省直“雙聯”單位參與網店銷售和宣傳工作,并充分發揮廣電媒體的宣傳優勢,整合宣傳資源,對此次活動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報道,形成“電商+媒體”的新模式。
(14家媒體采訪清水縣金集鎮福英果業有限責任公司)
近年來,清水縣圍繞建設全省核桃大縣,牢牢抓住建設60萬畝干鮮果基地和實現“人均兩畝園,收入上萬元”的目標不放松,傾全縣之力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地打造成了西靈山、石溝河、鐵爐梁、三灣梁、響水河、水清梁 “6個5萬畝”優質干鮮果示范基地。截止目前,全縣已累計建成干鮮果基地53.3萬畝,其中核桃42.8萬畝,蘋果10.5萬畝,建成13個萬畝核桃鄉鎮,110個核桃專業化村,2個蘋果化鄉鎮,5個蘋果專業村。建成16個企業大戶流轉建園點,創建國家級蘋果標準化示范園1個、省級蘋果標準化示范園18個、核桃標準化示范園6個。清水核桃、蘋果、花椒均已通過了綠色食品產品產地質量認證,而且核桃、蘋果產品以其優良的品質在國內展銷會上多次獲獎,2009年清水核桃通過了綠色食品產地質量認證,同年清水薄皮1號核桃產品榮獲第二屆中國核桃大會優秀獎,在第二屆中國北京·昌平蘋果擂臺賽上,天汪一號蘋果榮獲金獎、阿斯榮獲優秀獎,同時以上兩個產品被中國果品流通協會命名為“中華名果”;2011年選送的核桃產品在第二屆中國·浙江義烏林產品博覽會上獲全國優質農產品獎;2012年在IP無線網絡上成功注冊“清水核桃”域名品牌,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隴寶”核桃、“宋川”蘋果、“郭山”花椒品牌;2013年選送的蘋果在全國名優果品交易會上獲暢銷農產品獎,在國家商標局注冊了“上邽紅”蘋果商標,2014年“清水核桃”被市委、市政府確定全市五大果品品牌之一,2015年全縣干鮮果總產量18.26萬噸,總產值達到8.18億元,人均兩畝園,收入過萬元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14家媒體深入陳家塬蘋果示范基地采訪)
清水縣按照“政府推動、創新驅動、市場運作、部門協同、群眾參與、示范引領”的電商發展思路,圍繞“三有一能”目標,投資120多萬元建成縣電商中心與眾創空間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基地;18鄉鎮全部建成電商服務站;采取“項目投一點、財政補一點、雙聯單位幫一點、企業籌一點、鄉村兩級擠一點、互助資金貸一點”的“六個一點”籌資舉措,建成村級電商服務點149個,發展網店422家。建成縣電商運營中心,實行公司化運作,為全縣農村電商的發展起到了引領帶動作用,形成了抱團取暖的電商發展格局。預計到2016年底,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達6000多萬元。
(14家媒體在清水縣電商中心采訪)
(甘肅省廣電總臺電視都市頻道在啟動儀式現場采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