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縣十四次黨代會以來,縣委、縣政府全力把握清水發展事業的新使命、新內涵、新要求、新機遇,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干部群眾,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委的決策部署,科學決策,親力親為,努力開創了“生態良好、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西部科學發展特色縣”,奮力實施了“5551”發展戰略,全力打響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精心描繪了城鄉巨變新畫景,努力推進了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強力推進了民生改革和社會事業進步,黨的建設進入了新階段、新境界。為喜迎中國共產黨清水縣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勝利召開,清水縣屬媒體將推出【夯實基礎 砥礪奮進】專題,對近年來清水縣取得的輝煌成績進行專題報道,為努力開創清水發展新局面、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篇章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夯實基礎 砥礪奮進】
清水:綠色清水建設持續推進
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以來,清水縣牢牢把握將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機遇,按照“興林、強果、富民”的發展思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打造全國生態示范縣和西部最佳縣城為目標,圍繞提升“天水休閑度假后花園”形象,搶抓打造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南部基地”機遇,立足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森林資源優勢,依托“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公益林管護、“天保”工程等國家重大生態項目建設,按照“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劃,高效率推進,高水平建設”的工作理念,大力實施了“生態美縣、生態興縣、生態招商、生態旅游、生態富民”發展戰略和藍天、碧水、生態、寧靜、安全、環保六大工程,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
五年以來,全縣累計完成各類造林19.0549萬畝,公路行道樹綠化及補植補造1294.1公里,森林覆蓋率由“十一五”期間的26.94%提高到了現在的30.02%,有林地面積達124.19萬畝。全縣先后榮獲“全省國土綠化模范縣”、“全國三北防護林建設先進縣”、“全省退耕還林建設先進縣”、“全國林改百強縣”和“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等稱號,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的科學發展之路,實現了林區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同步增長。
城郊北山綠色屏障景色宜人。全縣依托林業項目,立足打造精品山水園林縣城和最佳宜居商住旅游城市,按照 “春花、夏蔭、秋實、冬翠”的建設目標,堅持山、水、林、田、路、景綜合治理的原則,高標準建成城郊北山綠色生態屏障20000畝,其中于2015年精心打造2300畝的邽山生態園精品示范工程,極大地美化了縣城周邊環境、提升了城市品味。
小泉峽百里生態長廊彰顯魅力。按照“兩山翠綠、碧水中流”的建設標準,堅持因地制宜、精心布景、突出實效的原則,實行片、點、帶全方位綠化,立體式布局,采取荒山荒坡造林、路旁行道樹林帶綠化、懸崖石壁爬山虎優化美化的方式,累計完成綠化美化面積19000畝,45公里莊天二級公路全部高標準綠化美化,努力營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和人居環境。
小流域綜合治理凸顯成效。多年來,通過大力實施退耕還林等林業項目,以全面形成了東、南、西、北、中5條輻射全縣、縱橫交錯的林網帶框架,石溝河流域、湯浴河流域、黑墨溝流域、白駝河流域、磨兒溝流域等20個流域基本實現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良好的區域小氣候已全面形成,一個天藍、碧水、山青、人美、和諧發展的新清水已呈現在人們面前。
綠色通暢工程碩果累累。全縣以綠色通暢工程建設為重點,根據路形、路段特點,堅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在布局上全面形成四季常青,花草成片,達到“以綠繞城、以綠連線、以綠環村”的綠化美化效果,基本上實現了公路綠化3個全覆蓋(即:縣鄉公路綠化全覆蓋、鄉鄉主要交通干道綠化全覆蓋、260個行政村水泥路綠化全覆蓋)。
清水:綠色清水建設持續推進
清水:綠色清水建設持續推進
清水:綠色清水建設持續推進
清水:綠色清水建設持續推進
清水:綠色清水建設持續推進
清水:綠色清水建設持續推進
清水:綠色清水建設持續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