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自去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王珍兒:黃門鎮硤口村村民
![](/Files251/BeyondPic/2016-8/13/16081215291553cef609bfa21e.jpg)
現年73歲王珍兒是硤口村一組村民。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她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有一個三代同堂之家,家庭和睦。
每當有人問起她是怎樣把家庭中婆媳關系處理的這樣融洽時,她都是笑著說,只要你什么事都站在兒女們的角度去想,多干自己的事,少管孩子們的事,讓她們無后顧之憂,安心干活,家庭就沒有什么矛盾,她常常對兒子說,媳婦是你最親的人,你不準欺負她,欺負她就等于欺負我。她的這番話,兒媳聽到了樂在心里,喜在臉上,為她們相敬如賓的婆媳關系奠定了基礎,也增強了兒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她們與其說是婆媳,不如說是母女,因為她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勝似一位親生母親對女兒的愛。
王珍兒是左鄰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問起她對于如何做個好婆婆有些什么竅門時,她說:“人和人之間哪會有什么矛盾呢?老年人和年輕人在思想上有著很大差異,因此,和睦相處主要靠彼此寬容,平時我也盡量不拿自己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年輕人!焙蛢合毕嗵幰詠韽奈醇t過臉。兒媳錯了,她耐心說服,兒子錯了她耐心批評。兒子和媳婦吵架時,她從不說兒媳婦不對,總是從兒子身上找缺點。
人們常說找個好媳婦難,其實找個好婆婆更難,找一個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難上加難,但王珍兒認為做一個好婆婆并不難。用她自己的話說,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親骨肉,同是一家人,十個指頭不一般長但咬咬哪個都疼。婆婆和媳婦的關系不好處,就象鍋和勺,沒有不叮叮當當響的,但她覺得只要真心實意待兒媳,像親閨女一樣,人心都是肉長的,以心換心就沒有處不好的。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兒媳李鳳梅在生育王琪和王瑩瑩時,她把照顧兒媳的重任落在了自己肩上,她每天扶兒媳坐起、躺下,擦身、端飯、倒尿,同時還得照顧孫子、孫女。有人問她,你有怨言嗎?她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們每個人多做一些,我們這個家就會更加和諧。”一直以來,她從來不去麻煩兒子兒媳,并幫助他們照顧好孫子和孫女。
鄰里們說起王珍兒一個勁的豎大拇指: “那可是個好人!”鄰里有難她總是熱心幫助,多年來,她通情達理,持家有方,愛護晚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跡廣為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的愛讓她的家庭始終保持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她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婦,是兒子眼里的好媽媽,更是兒媳婦眼里的好婆婆,她就是王珍兒。